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大山采蜜人手工作坊面临凋敝 年薪十万难请年轻人

来源:大众网   作者:熊戈措   2013-04-19 08:39:00

    相关链接:

    探访青岛城阳大山深处的养蜂人(组图)

杨希竹一早带了两个装蜂蜜的白桶去养蜂场采蜜。 熊戈措 摄

杨希勤从蜂箱里取出“蜜脾”。  熊戈措 摄

杨希竹将采的蜜过滤出来。  熊戈措 摄

    大众网青岛4月17日讯(记者 熊戈措)17日早上五点多,杨希竹早早起来吃了碗鸡蛋面条,看了眼还灰蒙的天,昨晚听说冷空气又要来,可城阳山色(水)峪老地震局附近的樱桃花马上要谢了,眼看自己在那里80个蜂箱的蜜蜂要无粉可采,杨希竹想趁冷空气到来之前,今晚叫上几个养蜂的老友,将80个蜂箱“转厂”到深山里面,那里的樱桃花开得晚。
  75岁的杨希竹,是青岛城阳山色(水)峪南山坡的养蜂人,年轻时在天津海军轻工学院当过指导员,80年代搞过舰船绳索军用标准的科研,退休之后,98年从亲戚那里弄来两箱蜜蜂养着玩,不想蜂箱逐年增多,最多的时候养到300多箱,这几年年龄越来越大,蜂箱才减少。
  杨希竹的养蜂场在南山坡的一个山头上,以前是用来监测地震的,位置相对要高,方圆几里都是樱桃、槐花。山色(水)峪又分八个自然村,养蜂历史悠久,整个山色(水)峪有近十户人家养蜜蜂,多数都是退休以后才养的,平均年龄在56.5岁。
  杨希竹一早提着两个十多斤重装蜂蜜的大白桶,推开养蜂场大铁门,工人杨希勤已经在80个蜂箱中忙活了,密密麻麻的蜜蜂嗡嗡地围着他打转。
  现在是采蜜季节,50多岁的杨希勤每天早上五点就得起来举着喷烟壶打开蜂箱,用大刷子刷掉蜂脾上的蜜蜂,清理好的蜂脾灌满了蜜,就成了“蜜脾”。杨希竹到的时候,他已经取好二十个蜂箱的蜜脾了。
  杨希竹戴好纱网帽子,将蜂箱旁边的蜜脾来回拿进库房,一早赶来帮忙的亲戚杨卫娅将蜜脾装进摇蜜机开始手工摇蜜。
  来回多趟拿“蜜脾”,杨希竹脚步有些缓慢,这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越想找个接班人,但这几乎也成了他的心病。“找了本家的几个亲戚都不合适。”杨希竹说,试了几个,有的不勤快,有的不动脑子,蜂箱放在那不去管理以为就能产蜜了,还有的体力不行,需要肩挑背扛的时候干不动。本事大的不养,嫌挣钱少。杨希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老伴坚决反对他养蜜蜂,说太辛苦,二儿子有自己的工作平时也没时间帮他。他找的亲戚也都是四十以上的,再年轻点没有人愿意干。
  本地没找着人,杨希竹在浙江遇到了一个优秀的养蜂人,能放心都交给他,可还是失之交臂。杨希竹说,那个浙江的养蜂人四十多岁,能干,技术也全面,每年全国各地“追花”,哪个地方的花期都知道,有一年樱桃花开谢的时候,浙江的养蜂人就建议他蜜蜂不要喂糖,“转厂”到青州,那里的泡桐足够蜜蜂酿蜜。杨希竹给养蜂人十万年薪,后来考虑到销量还是没谈成。
  城阳山色(水)峪近十户养蜂人,最大的年龄77岁,最小的也31岁,很多人都是退休之后开始养蜜蜂的,都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杨希竹和山色(水)峪其他养蜂人一样,刚开始还去南方各地跑,现在跑不动了,每年秋天犯“马蜂”和“蜘蛛”两大地害的时候,才会搬到山下平原地带,每次“转厂”都很麻烦,渐渐连“秋犯”也越来越少人搬蜂箱了,就在当地“定居”下来了,山色(水)峪每年有两期花季,抓住好采蜜时节倒也能挣到钱。杨希竹打算再找不到接班人,年龄大了就不养了,他去南方找几个养蜂场,投资做管理,养了十多年蜜蜂,杨希竹到底是放不下,“最好能带个徒弟”。

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