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即墨元宵点面灯习俗 面灯用完还能炒着吃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3-02-24 08:29:00
揉好豆面,准备好的剪刀、镊子等工具,俩老人坐在炕上边聊天边坐面灯。
一团偏硬的豆面,两位七旬老人,几把剪刀、毛笔,再用上大半天的时间,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盘上了红色的柱子,在正月十四的晚上,这条龙将会和其他数十个不同造型的“同伴”,登上大桌 、摆进祠堂 ,倒上豆油,插上灯芯点燃。22日,记者来到即墨田横镇杨戈庄村时,谢延花和刘永春两位老人正在忙着制作面灯。在这个仍然传承数百年点面灯习俗的小村庄里,面灯尽管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但精湛手艺却处在面临“断代”的困境之中。
送祠堂点面灯纪念先人
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面灯是用面粉制成的各种形式的灯盏,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在即墨市田横镇杨戈庄村这一个有800多户人家的村庄里 ,至今还保留着在元宵节制作面灯的习俗。
22日,记者来到杨戈庄村78岁的刘永春老人家里,她和妯娌今年70岁的谢延花,正盘坐在坑头上捏面灯。“从我记事开始,家里人在过完年后,元宵节之前,就忙着做这些面灯。”一见记者来,两位老人非常热情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手艺。谢延花说,从小看着家人做面灯,不用学也就会了,从19岁结婚之后开始,她就年年做面灯。
“做这些面灯,都摆到祠堂里点亮。”刘永春说,这是个老习俗,除了表达纪念之情,也是向先人们报平安,并祈祷来年平安、幸福,“以前做面灯、点面灯,感觉上比较严肃、庄重,现在则更多的是一种喜庆,有人家新媳妇头一年在婆家过年,也要点面灯祈福”。
“山珍海味”更有神兽
在刘永春老人家的西屋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大大小小20多个面灯。其中最为抢眼的就是两盏祥龙盘柱的面灯,整条龙缠绕在一根大约40厘米高的柱子上,惟妙惟肖。有龙就有凤,老人制作的一只五彩凤凰就摆放在龙灯旁边,除了尾巴使用后来的装饰之外,整体造型基本全都是由面来制成的,非常传神。小面灯更是透着岛城独特的“海鲜”味,扇贝壳、龙虾等这些五颜六色的微型面灯还没有手掌心大,仅从外观上来看,根本无法想像是用面做成的。
“小的也就几分钟就捏出来了,最麻烦的就是龙的。”刘永春笑说,她们两个人用了几乎一天的时间才出来了一条龙。
正月十四起连点三天
杨戈庄村里的毕姓族长毕元胜介绍,村里一共有800多户人家,主要是毕、鲁、孙三大姓,大宗族都有自家的祠堂,从正月十四开始,这些面灯就要送到祠堂,祠堂前摆放着连排的大桌子,家家户户做好的面灯,都是盛放在盘子里 ,面灯倒入豆油,插上灯芯,点燃面灯,然后就是大家族人欢聚,燃放鞭炮进行庆祝和祭祀。
在正月十四天刚刚变黑开始,所有的面灯就要点亮,并连续点燃3天。毕元胜介绍,在这三天里,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面灯都要亮着 ,祠堂里有专人负责往面灯里续灯油。到了正月十六当天,就不再继续添加豆油了,等待面灯燃尽油后自然熄灭,才会将面灯撤下。
面灯用完还能炒着吃
谢延花老人笑说,面灯的材料就是豆面。有时候为了好看或是制作灯座,还要用些萝卜等进行搭配,今年她们准备了20斤豆面 ,仍有点不太够,已经跟乡亲说好了又“预约”了一些豆面。
春节过后,她们老姐妹俩就开始制作面灯了,到正月十四那天“停工”,要制作大大小小的面灯近百个。
这些面灯可绝不仅仅是艺术品,还能吃。谢延花说,面灯都是由豆面做的,点亮时用的油也是豆油,上的颜色也都是一些食用色素,所以还是非常卫生的。在正月十六面灯撤下来之后,她们就把面灯切成片,晒干之后给乡亲邻居都送一送,“这可都是面,哪能就这么扔了,而且这面灯要吃的话,要点亮过的面灯才更好吃呢”。
尴尬 老手艺面临“断代”,收徒盼新生
与其他很多传统民俗一样,点面灯这一元宵节的风俗也正面临着“断代”的困境。70岁的谢延花和78岁的刘永春,两位老人制作面灯都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这一身的手艺却无人来继承。谢延花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只有儿子略懂如何做面灯,两个女儿则是完全不会。刘永春的4个儿子,也都不会制作面灯。“现在的年轻人,连包个水饺都不一定会,更别说做面灯了。”谢延花感慨。
毕元胜介绍,杨戈庄村里仅毕姓一族就约有400多户,每年正月十五做的面灯也最多,不过总体来说,会做面灯的人,特别是做得好的人,越来越少。一来面灯在元宵节前才做,很多人不爱学,二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已经离开村到外面工作,平时接触不到,而且做面灯挺耗时间,年轻人根本不能以做面灯来养家。
从制作到吃掉,面灯在元宵节前后持续存在不过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一原来在胶东地区大众化、现在却小众化的民俗,虽然越来越少见、越来越不为人所知,但是在它存在的一周多的时间里 ,仍然在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每年都有其他村里的人出钱让我们帮忙给做。”谢延花说,这样的“订单”她们接触过不少,但是接的却很少,一来年纪大了做不了太多,二来自己的“产量”也有限,给自家族里用的就够忙活的了,她们也没有拿这个来赚钱的想法。
心手相通的两位老人也非常想把手艺传下去,但是极少有人想学,不过,谢延花老人现在收到了一位女徒弟,这令她比较开心。谢延花说,她们的手艺并不保密,她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会做面灯,重现几十前后,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嬉嬉笑笑做面灯、点面灯、吃面灯的热闹景象。
制作 灯由心生,不用模型信手拈来
谢延花和刘永春两位老太太没上学,更没专门学过美术,她们两位的手艺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生活艺术。不需要有任何的参考,想要捏啥就捏啥,抄起豆团就能捏出来。
既然已经进了两位老人家坑头上的“工作室”,那就得学学这门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老手艺。开头这功夫就在和面上。谢延花说,做面灯的豆面,和面时要用开水烫,但是水不能太多,要让面和好了之后偏硬,才能做出造型来。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材料就是豆油,在面和好之后,既要在面团上抹点豆油,也要在手上抹上油,让面有更好的延展性,也不会粘手。有硬度合适的面团,更要有趁手的工具。小刀、剪刀、镊子、牙签、“V”字型铁片、毛笔,一样也少不了。
面团工具准备到位,两位老人开始教记者制作一个简单的莲花造型的灯座,这个灯座是用来盛放灯油、加装到面灯上的。且不论手艺咋样,光是莲花的造型就让记者无从下手,只能看着手里的淡绿色面团干着急。尽管进行了多次尝试,但记者捏出来的就是比较规则的长方体,或者干脆是面饼一张。
而两位两人手里同样的面团却正在成型,只见两位老人左揉右捏,上按下掐,一个莲型的造型很快就出来了。不仅如此,之前准备好的剪刀、镊子、V字型铁片“招呼”一番 ,仅仅大约5分钟,一个非常精致的莲花灯座就摆到了记者的面前。
灯座制成,就得试试效果。谢延花老人用草杆卷好了棉花,捻成一根灯芯插进灯座里,并给灯座里注上粘稠的豆油,还专门用豆油把灯芯浇透。“豆油不容易点着,但是点着了之后就不易熄灭,除非是有很大的风。”谢延花用打火机点然浇透了豆油的灯芯,点了十几秒之后,灯芯才爆出轻微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然后灯芯冒出一股轻轻的烟,火苗跳动了两下之后,就稳稳的燃烧了起来。老人将灯座安到一盏面灯上后,还在反复研究,“你看装在这里是不是更好些?”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