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热点

二月二老习俗逐渐消失 炒豆、棋子去超市购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4-03-03 10:21:00

关键词: 二月二 棋子 二月二龙抬头 破土 剃头

家住南昌路的孙秀芝阿姨正给外孙小轩轩理发,希望他今年平平安安。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剃头”、“打囤”、吃“炒豆”、“棋子”等。3月2日,记者对莱西 、平度等地进行了探访 ,随着岁月的变迁,大部分的习俗随着岁月沧桑变迁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被人遗忘。

  放鞭少了,“破土”式微

  刘玉升今年48岁,平度大泽山镇人。在他的记忆当中,“二月二”的早晨一般要包水饺,而且还要放鞭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月二燃放鞭炮的风俗渐渐改变。另外 ,“二月二”的凌晨,村民们就开始把准备好的草木灰倒进簸箕里,让里面的草木灰撒出来围成圆圈,这就叫打囤。刘玉升回忆,打完之后,在囤内还要划上十字,放一些大豆、玉米、麦子等谷物,为的是祈求粮食满仓,五谷丰登。“不过这些传统都已经消失了,村里已经没有人再打囤了。”刘玉升说,打囤使用的是草木灰,现在家家户户都用液化气了,想打囤也找不到那么多的草木灰了。

  民谣有“二月二吃豆,大人孩子一炕头”、“小孩吃豆不牙疼”等说法,而二月二吃豆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平度南村镇的苏先生今年68岁,3月2日一早他就把炉子生着,把提前洗净晾干的黄豆放入锅内翻炒。他炒这些黄豆是让两个孙子吃,为的是祝福孩子们一年里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像老苏一样自己炒豆、做棋子的村民已经很少了,大都到超市买。

  老苏还告诉记者,以前二月二当天吃过早饭后,村民们都牵着牲畜到田间试犁,在平度叫“破土”。“现在不用牲畜耕田了,村民们一般带着锄头等工具到田里随便挖或者刨几个坑就当‘破土’了。”老苏说。

  “以前过年,正月里不能理发的,到了二月二才能理发,不然不吉利。”莱西店埠镇的孙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二月二,剪头发的师傅就会一大早就开张,忙活一整天。

  记者随后走访几家理发店了解到,现在人们都不怎么讲究这种习俗了。以前,村民们还讲究二月二这天不能动刀子、剪子和针。“俗话说:‘二月二动刀,伤了龙的腰、二月二动剪,伤了龙的眼、二月二动针,龙蛇断了根’。”莱西的宋先生介绍称,在他们家,二月初一晚上要先准备好第二天要做的饭菜,第二天不能动刀切菜,现在也不讲究了。

  习俗虽变,但精神应该传承

  “龙在古代老百姓的传说当中,是掌管农业丰欠,行云布雨的神仙,所以很多节日风俗都与龙有关。”开发区原博物馆馆长李居发介绍称,二月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各种冬眠的害虫开始复苏,老百姓希望龙能够震慑这些害虫 ,保佑他们今年能够丰收,所以才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所以这一天要吃面条,面条像龙须,要吃饺子,饺子像龙耳,要吃棋子,像龙鳞,借此来保佑自己。”李居发说,而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也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习俗都已经改变,有些已经消失。“时至今日,除了吃炒豆和棋子以及有些人还坚持在这天剃头外,其他的习俗基本都被抛却了。”鲁海介绍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城里人”已经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大部分农民也通过现代的技术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模式,所以节气对于人们越来越不重要了。

  鲁海也告诉记者,虽然二月二的习俗主要是为了农业生产,但是鼓励人们新的一年里努力工作的精神不会过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