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巨臣青岛茶博会品的人多买的人少 部分展商赚不回成本
来源:青岛早报 2016-10-17 08:51:00
第五届中国(青岛)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今天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茶博会从14日开始,历时4天,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共设有标准展位800个。记者在现场走访发现,本届茶博会“不叫座”,而且与往届相比客流稀疏了不少。逛展摊的市民大多只尝不买,让许多参展商觉得生意颇为冷清。
品茶的人多买的少
昨日,记者在茶博会上看到,共有400多家茶企参展,涉及上万种商品,绿茶、红茶、黑茶、白茶、花茶等各式品牌的茶类几乎一应俱全。在巡展中记者发现,与往年如火如荼的茶展相比,今年的展会内似乎“安静”了许多。除了个别几家展位前有人研究茶、品茶并进行买卖,大多展位前都是“门可罗雀”。“今年茶博会的客流量并不高,现在是周末,人气也很一般。”销售龙井茶的展商宋先生告诉记者,往年茶博会期间,基本能保证每个时间段展位上都有顾客,如果在高峰期,店里的四名伙计根本都闲不住。而今,市民们大都只尝不买,也让展商们渐渐少了积极性。记者看到,许多市民都会去展商那品尝免费的茶水,但是当展商开始介绍茶叶种类和价格时,一些市民就会摆摆手说自己再考虑考虑,然后到下一个展位上继续试喝。
“杂货”当道鸠占鹊巢
记者留意到,本次茶博会的展品共涉及茶叶、茶器、红木、陶器、紫砂、药材药品等类别,甚至有部分展位还销售起了衣服、牛轧糖等与茶叶完全不相关的商品。其中,主打的茶叶类参展商,数量占总参展商的二分之一左右。记者看到,虽然茶商展位装修精美、占地面积较大,但人气显得冷清,大部分逛展的人都被吸引到了紫砂瓷器、药材食材等展位,茶商像是成了茶博会的“配角”。“这些茶壶也算是茶产业,在茶博会上销售我认为不算出格。”一名销售紫砂茶壶的展商介绍说,以往都是市民在会展中买茶叶时顺便挑茶壶,现如今茶壶似乎风头更盛,所以很多茶商改为销售茶壶。随后,当记者来到一家销售衣服的展位中问询为何参展时,展商只是摇头称“本想借茶博会卖点货,没想到也没有几笔生意”。
部分展商:赚不回成本
“去年参加茶博会,感觉前后忙活了一周,还算小有成绩,今年算了算,恐怕要赔本。”销售红茶的展商胡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他在这个10多平方米的展位,参展费花了5000元,收费本来就有些偏高。此外,他销售的红茶价位多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一斤,算价位偏低的,可是稀疏的客流让他的茶并没有销售到预期的数量。 “从销售上看,这几天其实也大致卖了5000元左右的茶。 ”胡先生说,但是从福建过来算上路费和一些运输成本费,他感觉这次展会自己有些亏本。
“本来这几天也没什么生意,最后一天是周一,客流会更少,还不如提前回家休息。 ”来自云南的展商张先生称,展会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客流,没有顾客,宣传品牌和卖茶赚钱都无从说起。张先生表示,展会人气差,肯定有多方面原因,主办方打造精品茶展的意识还是欠缺,在营销策划、参展商品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如果打造出对百姓有强烈吸引力的“爆点”,肯定会带来更多的人气,而不会像这次展会一样,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展会这回事儿。据相关市场专业人士分析,在卖方市场下,只要有简单的差价就可以盈利;进入传统互联网时代后,可以依靠单品海量盈利;而如今进入买方市场,大家消费水平都在升级,应该在产品的纵深化与定制化方面发力,产品与营销也需要在这些方面多下一番功夫。
(记者 杨博文)
责任编辑:王梦馨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