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刘寒松:直击路侧停车痛点

2018-11-26 10:27:00 来源:  作者:
       大众网青岛11月26日讯(记者 李朵儿)松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城市停车资源整合管理的方案供应商,致力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通讯等平台的先进IT技术研究与开发,董事长刘寒松带领团队直击路侧停车痛点,在智慧停车领域首创智能侧向视频识别技术。
  

  

  
  路侧停车的困境

  在北京的路边,路侧的泊位旁经常立着一种半米多高、配备摄像装置的设备,这些智能收费桩在停车位无车的情况下显示绿灯,一旦停车位上停放有车辆时,绿灯迅速转变为红灯。当车主将车驶入车位后,系统自动计时,并将抓拍到的车辆信息上传到大数据平台,车辆离开后,系统自动扣费。这就是由松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停车设备。

  “停车难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这其中路侧停车问题尤为突出。”刘寒松说,因为路侧停车位数量有限,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情况屡见不鲜,再加上收费员队伍良莠不齐,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

  “十年前,咪表停车从国外引入国内城市,当时在青岛的连云港路和李沧区部分路段也投放了一些咪表。”刘寒松口中的咪表停车是一种在国外普遍使用的路侧停车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停放在路旁的车辆进行计时收费。由于十几年前国内机动车保有量没有现在这么大,车主们也缺少停车收费的意识,咪表停车在国内的推行并不顺利,最终铩羽而归。

  “深圳是最早将互联网技术引入路侧停车的城市。”刘寒松说,最初智慧停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是地磁装置,每个车位下面埋着一个磁感线圈,感应车辆的驶入或者驶离,车主通过手机APP支付停车费,目前许多商场停车场使用的就是这种地磁装置。“地磁装置有个很大的缺点是不能主动识别车牌,用户需要自己在手机上手动输入车牌号、泊位号。”

  有没有新的技术能够替代地磁装置,进一步优化智慧停车方案?这个想法一直在刘寒松的脑海中萦绕。

  

  首创智能侧向视频识别技术

  在涉足智慧停车领域之前,刘寒松从事了十几年的监控安防工作,当时的业务主要是将采购来的主板、视频压缩卡、软件等通过组装和集成形成系统产品,再对外销售。掘到了第一桶金的刘寒松不满足于现状,又将目光放到了公共服务领域,想要再做出一番成绩。

  基于对视频技术的了解,刘寒松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将视频识别技术应用到智慧停车系统中。“实际上,将视频识别技术应用到智慧停车系统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因为路侧停车的停车桩只能安装在道路旁边,摄像机的侧向拍照很难实现图像的清晰识别,因此解决摄像头侧向拍照采集信息是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

  有了这样大胆的设想之后,刘寒松带领团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并请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作为第一发明人,刘寒松带队成立了一支技术小组,经过多次逻辑优化和算法提升,全国首个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慧停车诞生了,该方案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停车资源的便捷、高效和系统管理。

  “我们的首个试点城市选择了济南,这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好评。”首战告捷后,慧停车将试点拓展至北京、贵阳、青岛、潍坊、沈阳等地,采取和政府合资,政府出路权,企业出资金,双方共同建设运营公司,为更多的城市提供智慧停车解决方案。

  “创业最难的是要不断地试错,不断针对客户的需求去改变思路。”刘寒松说,软件版本经历了好几次迭代,从单一版本、多版本、城市级到云架构级,每一次都是推翻重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慧停车在形成了基本的收费模式后,又针对管理层、巡检层和政府、交警等部门的需求,进行进一步开发。

  打造人才队伍

  目前慧停车产品已申请15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23项外观设计专利、200余项软件著作权,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获批青岛市智慧城市车辆管理专家工作站,多次获得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017年获青岛市惠民专项资金扶持。

  “我们的企业还很年轻。”刘寒松介绍,从2014年涉足智慧停车以来,松立集团发展至今有员工300余人,其中45%是研发技术人员,平均年龄25.8岁,公司在路侧停车领域和视频智能停车领域的规模是最大的。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刘寒松认为,目前青岛创新型企业偏少,纯互联网企业更加少,究其原因是企业缺少聚才的土壤导致人才的流失,必要的薪资结构调整和企业人文关怀缺一不可。

  为了让更多的人才留在企业,松立集团不惜出重金在北京建设大数据中心,邀请院校专家到大数据中心传授最前沿的技术,给人才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除了帮助技术人才就业,慧停车在落地时需要在每条道路安排巡逻员,可以帮助年纪比较大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就业。”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停车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不要成为影响市民出行的难事。我们要做的是立足停车,放眼交通,以静态交通的管理,带动城市动态交通环境的改善。”刘寒松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