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丁学燕
新春伊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再次释放强烈信号: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将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赋能增效。形式主义如同基层治理的“隐形枷锁”,既消耗干部精力,又阻滞政策落地。近年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脚尖上的形式主义”“笔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新变种层出不穷,政务APP泛滥、层层陪同调研、考核材料繁琐等问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根治这一顽疾,需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定位病灶,既“破”旧疾,更“立”新规。
破立并举,以“靶向思维”直击基层痛点。“靶向”治疗,关键在于找准“病灶”。为基层减负,必须精准聚焦基层的“痛点”,把问题找全找准。要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掌握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基层干部群众对形式主义问题的意见建议,梳理出基层负担重的具体表现和突出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准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例如,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曾深陷政务APP打卡、工作群繁多的困扰,经整治后虽精简了“指尖负担”,却又因数据无法共享导致重复录入的新问题。当地迅速调整策略,推动部门间数据互通,设立减负监测点,动态校准“靶点”,体现了靶向施策的灵活性与实效性。这启示我们,整治形式主义绝非“一锤子买卖”,需以发展的眼光持续跟踪、迭代施策。
制度固本,用“铁规矩”筑牢减负堤坝。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治本之策在于制度革新。2024年8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为基层减负划出“硬杠杠”:严禁“千分制”考核、严控借调基层干部、强化文件减负评估等条款直击要害,成为破除形式主义的“制度利剑”。制度之威,在于刚性约束。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违规开展示范活动、国家管网集团会议泛滥等问题被中央通报,正是以问责倒逼制度落地的典型案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浙江省推行“基层点单、部门上菜”改革,江苏省建立“任务清单”厘清职责边界,这些创新实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基层干部从“层层加码”中解脱,真正回归服务群众的主责主业。唯有将制度的“铁规矩”贯穿于政策制定、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的全链条,才能避免减负沦为“数字游戏”,确保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心无旁骛。
赋能增效,以“实干导向”激活基层动能。减负不是减责,松绑更需赋能。中央反复强调“减负与赋能并重”,旨在通过资源下沉、权限下放、技术支撑,让基层既有能力也有动力干事创业。宜昌市通过设置监督直报点、动态监测减负成效,同时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便是“减负+赋能”双轮驱动的生动实践。
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减负形式化”倾向:精简会议却增加报表、压缩检查却强化留痕。破解这一怪圈,需重塑政绩观,以实绩代替痕迹,以群众获得感代替材料厚度。如春晚小品《花架子》讽刺的“擦玻璃层层加码”现象,实则是考核机制扭曲的缩影。改革考核体系,需摒弃“痕迹管理”,聚焦民生改善、发展实效,让基层干部从“证明自己干了事”转向“专心为群众干事”。
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涵养政治生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历史经验表明,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变异性,稍不留神便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3起典型问题,再次警示我们:唯有常抓不懈、步步为营,方能防止“旧疾复发”。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整治形式主义需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从精简“文山会海”到清理“僵尸政务群”,从遏制“陪会调研”到推动数据共享,每一步都需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与此同时,还需关爱基层干部,落实待遇保障、优化工作环境,让其身心舒畅地投身一线。唯有如此,才能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真正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丁学燕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