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

2024-10-28 10:57: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小凡

  大众网记者 刘小凡 青岛报道

  近日,历时3天的2024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下帷幕。这场汇聚了国内外海洋领域顶尖科技、创新产品和前沿理念的海洋盛会,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蓝色盛宴。展会期间,共吸引观展观众达8万人次,接待专业参观团300余个,专业观众近3万人次,达成各类合作意向360余项。

  看见海洋未来的窗口

  2024东亚海洋博览会是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同期活动,以“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为主题,总展览面积60000平方米。

  “今年的海博会聚焦海洋新材料和海工装备领域,组织国内外500余家企业机构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国家科研院所、行业标杆企业等高级别展商115家。”青岛西海岸文化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茹介绍,“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北斗卫星数据中心、中铝集团、华为、山东港口等重点企业机构集中亮相,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核潜艇专用镍基合金材料、超细氮化铝、超纯海藻酸钠等一大批海洋新材料参展。”

  从先进的深海探测设备到高效的海洋能源利用技术,从薄如纸片的新型钢材到庞然大物的大国重器,参展商们带来的明星展品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海洋未来的窗户,让人们看到了海洋产业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哈尔滨工程大学身披“中国红”的“星海1000”极地探测AUV,于2023年参加中国第13次北极科考,成功验证了高纬度水下导航、冰下水声通信、航行精确控制等关键技术,国内首次完成了北极海冰冰底形态的观测试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谱系化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系统,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首次在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海域开展了海底沉积声学原位测量,实现了我国深远海海底沉积声学调查“零”的突破。

  本次海博会,还首次创新设立山东海洋发展成果展区,集中展示山东省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滨州七个省内沿海城市在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海洋港口、海洋科技、海洋对外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

  打造交流合作的平台

  海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海洋前沿科技成果的舞台,更是一个促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10月26日,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展览中心N1馆,一场“海洋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对接会”正在进行,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狄林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深圳数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负责人一一上台,针对各自的“拳头”产品进行现场推介,台下落座的企业代表则针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和推介方进行互动交流。

  深圳数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这次展会带来的是“雷达光电一体”海洋监控预警系统,接入雷达、AIS基站、VHF基站、探照灯,远程摄像头,轻型摄像头,声光驱离设备,无人机等硬件设备,以实现河道、水库、湖面、海洋等水域的安全监管的全覆盖,加强水域安全监管工作。

  该公司负责人韩剑锋告诉记者:“我们是一家海洋多源感知技术研究及全链路智能化应用的高技术企业,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这套预警系统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应用,通过这次海博会,我们获得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也让更多人认识这款产品。”

  展会现场,无锡九方科技、浙江丞士机器人、山东北斗卫星数据中心、青岛航科等企业负责人也纷纷表示,本次展会在组织上呈现高度专业性特征,为同行业者搭建起技术交流、产品交易、合作共赢的平台。

  行业影响力持续攀升

  东亚海洋博览会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是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这已是连续举办的第八届。

  前七届,东亚海洋博览会累积吸引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行业顶尖企业机构参展,现场观展观众达50万人次,各类专业采购团累计530个,在国内外百余家权威媒体、主流云上平台累计曝光100余万次,成为国内海洋产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展会。

  蔚蓝未来在此启航。2024东亚海洋博览会呈现出专业化“海洋开放合作交流平台”、精准链接上下游海洋产业、突出“展产融合”特色、集中展示海洋经济新技术新产品等特点,影响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次海博会共组织了海洋科技人工智能大会、海洋新材料主题论坛、海洋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一对一采购对接会等专业配套活动20余场。首次设立“展品创新金奖”,青岛琛蓝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数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等六家展商获奖。参展企业通过供需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40余项;青岛黄岛发展集团联合西海岸新区招商招才部门,针对近百家重点参展企业开展双招双引推介,10余家企业表示有意向与西海岸新区企业机构建立贸易及其他合作。此外,展会现场还迎来西海岸新区500余名中小学生“访客”,通过专属研学之旅,他们亲身领略到众多令人惊叹的海洋科技成果,激发了对海洋科学的浓厚兴趣,从小培养起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初审编辑:王晓彤

责任编辑:李佳宁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