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科院以科技创新 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

2023-05-10 10:50: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否为产业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根本在人才。近年来,青岛市农科院从科研人员中选拔骨干力量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农业生产,助力科技兴农,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使用新技术,守好“果盘子”

  走进青岛市平度云山镇泉北村于华真果园,大樱桃的采摘、售卖已经进入了尾期,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采摘、分拣、包装。据果园负责人于华真介绍,由于使用了青岛市农科院技术人员提供的防治裂果技术措施,每亩大樱桃能减少经济损失6000元左右。“从2020年开始,市农科院的专家针对大樱桃成熟期裂果的问题,帮我制定了施肥、铺地膜、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通过这两年的防治效果看,非常成功,我这一个棚5亩地就减少了3万元左右的损失。”于华真边说边比划,难掩脸上的笑容。

  青岛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的韩明三研究员和李少旋博士作为科技特派员,经常下沉一线,采取送技术上门、网络通讯指导、现场咨询、集中培训等形式,及时解决农民果树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尤其是了解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中国十大好吃樱桃”称号的云山大樱桃,因气候条件和管理因素导致成熟期裂果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难题的时候,他们立即开展调研,针对管理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生物肥使用和施肥技术、地膜节律性铺设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的集成创新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处理组美早裂果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21.7%,同时处理组畸形果率减少32%,平均糖度增加0.3%,硬度增加40%以上。能够看到樱桃红满枝、农民笑开颜,大概就是青岛市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发挥科研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最美释义。

  选育好品种,充实“米袋子”

  在青岛市农科院的大院内,一个个的小拱棚、冬暖棚、日光温室逐一排列,农科院自主选育的抗根肿病春白菜、华南型黄瓜黄白色雌性系、高色素和高辣素辣椒、光皮白皮橙肉型厚皮甜瓜、高品质番茄等在这里完成初期的种质资源筛选和组合测配。

  走进食用豆试验大棚,只见381份豌豆春播材料已经开出了白色、粉色、紫色的花,有的还结出了或扁或圆、或硬或软的荚,张晓艳博士和团队成员正在棚内进行性状调查。“产业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民生改善需求是我们的科研方向”,张晓艳博士介绍了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我们正在选育适合山东省气候特点和种植制度的早熟、直立、大荚的甜豌豆和甜脆豌豆,并且成熟期尽量一致,才能满足咱们省内一次性收获和一年两作的种植要求。”选育成功后,会在相关地市进行区域种植试验,以确定各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或同一生态区域不同肥水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品质。作为科技特派员,实现食用豆选育技术的迭代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张晓艳博士深耕农业科研领域的追求和信念。

  采用新模式,丰富“菜篮子”

  青岛汇锦源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金口芹菜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对芹菜心进行清理、分类、装袋,这些芹菜心是由成熟的芹菜进行天然土窖贮藏后,劈掉外梗和二梗精选出来的,再与农超对接,进入青岛市各个市场、超市销售。合作社负责人高俊峰介绍,他们经常联系青岛市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为了保证芹菜从种植、生长到收获期的安全性,还会定期开展土壤和产品品质检测,今年种植的芹菜亩产量达到4500公斤左右,根据客户对分装级别的不同要求,批发价格在2元到6元之间,精品零售价格为30元每箱。

  “作为科技特派员,我们主要为生产基地提供一些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指导。”农科院风评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张宏斌是高俊峰经常请教的科技特派员之一,他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芹菜的种植管理过程中,建议优先运用物理、生物、生态等防治措施。“金口芹菜的特点是香、脆、甜,为了突出它的这种品质优势,我们建议基地对农产品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采用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肥、水等管理方案,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芹菜的品质和营养水平。”

  为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青岛市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在开展调研和技术培训的同时,还针对青岛市的不同地理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产业特点,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研项目,进行新品种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又增收的致富目标。

初审编辑:孟虎

责任编辑:李佳宁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