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王诗瑞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交通“流动”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的繁荣。
来自2023年“ 五一”假期青岛市综合交通运行分析报告显示,这个假期,青岛全市累计运输旅客总量207.55万人次,日均运送41.51万人次,同比增长660.04%。
青岛机场单日最高吞吐量为7.27万人次,创下胶东机场投运以来最高记录;青岛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连续4天创历史新高;铁路运输到发量157.48万人次,日均到发31.50万人次,同比增长918.12%;全新起航的轮渡,开航首日总运客量就达2000余人……
一个个“新纪录”见证“五一”假期的出行热度,也见证着青岛繁荣发展的生机活力。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流动”顺畅的前提是基于一张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不断挺起城市发展“骨架”,也让一条条穿梭不息的“交通脉搏”变得更鲜活,奏响了一首首流动的城市“交响乐”。
而随着青岛“大交通”格局的不断推进延展,青岛正释放出强大的新动能,为城市发展打开了更大的空间。
地铁:延展"轨道上的城市"
“五一”假期,青岛地铁线网单日客运量连续4天创历史新高,各线路单日客运量均破历史峰值。地铁单日最高客运周转量达2591.46万人次公里,单日最长平均运距为17.77公里,单日客运量最大的车站为台东站,达19.60万人次。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节节攀升的客流数据,折射的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新活跃与文旅商业消费的热度回归。
截至去年年底,青岛地铁线网开通线路7条,运营里程315公里,稳居全国第十。去年发布的《青岛市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中提到,力争至“十四五”末,运营线路达到9条,全长364公里,日均客运量预计超过26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40%。
为全力匹配城市发展战略,青岛地铁线网从无到有、从线到网,“轨道上的青岛”加速成型,地铁线网规划不断优化完善,形成了“三城三网、网间互联”的网络布局,累计获批线路达到13条、503公里,位列全国第九;在建线路达到10条、188公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当下,为助力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青岛地铁也实现了从建城市地铁到建地铁城市的转变。
机场:打造面向全球更高水平开放发展的门户枢纽
今年“五一”小长假,青岛机场客流量和航班量持续走高,累计航班起降2445架次、旅客吞吐量32.0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756吨。单日最高吞吐量为7.27万人次,也是胶东机场投运以来最高记录。航班正常率排名华东地区吞吐量2000万以上机场第二位。
进入2023年,民航市场逐渐复苏。目前,青岛机场国内航班运力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至上海、成都、哈尔滨、武汉、广州等地日均航班量超过10班。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作为山东首个4F级机场,地处山东半岛“日照—威海—潍坊”T型结构的中心位置,机场投运助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支撑。同时,在加快构建“沟通南北、辐射西部、面向日韩、连接世界”的开放型航线网络布局过程中,也将成为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面向全球更高水平开放发展的门户枢纽。 青岛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其中在国际航空枢纽推进行动方面提出,青岛要构建高效通达的航空运输网络,新开、加密东北亚航点,完善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城市群的空中通道,提升中转服务能力,高水平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航空制造业基地,倾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铁路:加快构建国家沿海铁路重要枢纽
铁路是假期出行的主力军,这个“五一”小长假,青岛铁路运输到发量157.48万人次,日均到发31.50万人次,同比增长918.12%。青岛火车站共到发列车1423列次,日均到发285列次,同比增长175.24%。
目前,青岛铁路线路达到12条,通车总里程666公里,形成了以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为主,青岛西站为辅的“三主一辅”四站格局。在青岛坐高铁动车可通达全国22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构筑起集约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青岛正在打造“高效畅达,互联互通”的铁路网。预计到2024年底,青岛全市铁路营业里程687公里,与长三角、京津冀、胶东经济圈主要城市分别实现4小时、3小时、1小时直达,加快构建国家沿海铁路重要枢纽。
同时,青岛也将分步骤有序开通胶东5市环形轨道公交列车,继续增开青岛与济南间的直达高铁列车对数。年底济郑高铁通车,探索开行通往郑州、西安、延安、兰州、长沙等城市的慢行旅游专列,更好满足群众的商务、通勤、旅游等各类出行需求。
如今,飞速发展的青岛“大交通”正奋跃而上,将人才流、资源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不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为青岛带来新机遇、新希望、新发展。
一个流动的青岛,当下可为、未来可期。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王诗瑞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