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首创新型服务机制 打造“才安企顺”一流营商环境

2023-04-28 09:14: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潘超

  大众网记者 潘超 青岛报道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国家赋予自贸区的重要使命。2022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力集智创建了新型服务机制,一切围绕“才安企顺”,更高效率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繁荣人才生态、赋能百业发展”的服务新格局,更高质量打造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有竞争力、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示范区。

  构建七个机制,党建引领创新提升。以党建强引领为圆心,实施“常态化学习机制”“自贸360度服务机制”“问题导向调研机制”“政策精准滴灌机制”“发展需求增值机制”“效能评估机制”“优化联动创新攻坚机制”七个机制,践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数据化、数据考核化,机制领路、耦合协同,以“企业满意就是我们的成绩单”的衡量标准,全面培塑营商环境新生态。

  推动七大工程,问题导向需求驱动。以“管委+驻区职能部门+国有公司”三位一体模式为引擎,推动“数智化平台建设工程”“政策精准滴灌工程”“政府部门跨区协同服务工程”“审批效能提升工程”“自贸人才池工程”“赋能企业拓展市场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七大工程走深走实,围绕企业难点淤点堵点和需求点,竭尽所能、务求实功,打造线上化、透明化、便利化、可预期的公平高效营商环境自贸样板。

  通过实施新型服务机制,青岛自贸片区市场准入退出环境更加高效,创新创业环境更加自由便利,贸易投资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区域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园区荣获“2022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等多项荣誉。过程中,诸多经验做法、典型案例也不断涌现。

  常态化学习,高质量打造理念和本领一流的人才队伍。开办自贸党校,推出“自贸学堂”学习品牌,建立“自贸思享社”企业社群,聚焦RCEP国际经贸规则、片区五大产业发展需要和三大专业园区核心关切,开发课程、引入智库专家、邀约行业精英,从政府端、企业端相向发力,全面提升管委、驻区职能部门、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等存量人才理念、知识和本领。一年来,累计开展公益课程22期次,线上线下学习覆盖7万余人次。

  数智化发展,自贸360度服务平台磁吸力加速增长。研究分析全国34个公共服务平台,综合调研企业确定服务场景需求,建成自贸360度才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自贸全链帮、自贸政策云、自贸金服、法律会客厅、诉求直达、企业社群、自贸智领、RCEP综服、自贸云商桥等数智化服务产品,多端口覆盖、全方位对接,实现企业供需端到端的精准匹配和满足。一年来,平台累计用户数1.8万余户,并以月均26%的比率增长,累计服务企事业机构5.5万余户次,覆盖在营企业3.2万余家;实施帮办代办服务事项11500余人次,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为企业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业务办结量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6倍。

  政策找企业,精准推送滴灌“一业一书”惠企全覆盖。自动化监测、及时评估、更新各级全渠道最新政策,确保新政策上线时间不超过24小时。针对片区五大产业、十个领域形成政策明白纸,优化政策标签体系、企业标签体系,实现GPS导航式推送功能。实现“一企一书、一业一书”,为企业和行业定制个性化和通用性政策匹配规划书,指导企业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近十个月来,管委及国有公司累计举办了70余场次公益性政策宣贯活动,主题涵盖高热度政策申请实例讲解、金融专项沙龙、离岸达主题圆桌会议等,“政策精准滴灌工程”惠及58万人次。

  跨区协同办,“区关港”“区税银”“政区法”多元力量融合创新。为推动“政府部门跨区协同服务工程”落地实施,构建了“跨境贸易便利化直通车”、区关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区税银联合创新实验室、政区法创新工作室等联动协同创新平台,通过“部门+片区”模式,聚合青岛海关、口岸办、税务局、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律所机构等,实现“企业出题目,部门共答题”的制度创新服务新态势,解决企业和行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需求。例如,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通过“便利化直通车”提交了企业紧急诉求,海关相关部门立刻组织力量进行研判,一对一辅导推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直通车自运行以来,收集和转办了257家企业的298项深研类诉求,实现诉求转办率100%,诉求解决率达95%,办结事项服务满意度100%。

  审批做减法,四减一压激发活力非禁即入提升效能。审批的“减法”就是市场活力的“乘法”。实施“审批效能提升工程”,进一步聚焦减审批、减材料、减负担、减环节、压时限,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流程,申请材料压缩30%以上,审批时限压缩近70%,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厚植“店小二”服务文化,实行产业一链、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率先在全国探索实施商事主体登记即认制改革,审批效率提高50%;开展企业强制终止试点,推行“休眠唤醒+企业除名+强制中止”的阶梯式企业退出监管模式;创新“极简审批”,全国首个德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拿证,山东自贸区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不到1个小时实现“跨国落户”。

  要素全链帮,诉求办理直通车暖心助力企业发展。建立“333”企业服务体系,实施政策上门、关爱上门、问计上门三项上门服务计划,推动信用赋能、数字赋能、金税赋能三个赋能行动,搭建才企综合服务集团、企业联合会、营商环境企业家督导委员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促进“自贸人才池工程”“赋能企业拓展市场工程”落地见效。依托平台诉求直达模块和三项上门诉求记录,推出每周企业之声,实行分类分级转办、限时办结机制,周均处理企业诉求300余件次,办结率95%以上。响应企业人才类诉求,通过自贸人才港搭建自贸人才池,人才池已累计汇聚人才简历超过1.3万份,简历活跃度达到90%以上,为片区386家市场主体批量或个性化推荐8268位人才。响应企业提出的拓市场需求,打造“销帮办”服务品牌,建立驻区企业区外机构布局图、RCEP国别中国商会资源名册、驻区外籍留学生国别专业名册等;针对片区企业的产品销售需求,主动搭接商机,协调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助力企业拓市场增订单。

  强创新驱动,聚势聚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青岛自贸片区认真贯彻“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引领培育发展离岸达、易货贸易、数字仓库等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发展建立强大底座。其中,“离岸达”数智化平台开创“政府政策引导+外管精准辅导+银行深度服务+平台全景验真+企业创新作为”的离岸贸易“山东模式”,2022年片区实现离岸贸易国际收支77.69亿美元,新型离岸贸易量全市占比超90%,全省占比超80%,为新型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了青岛力量。

初审编辑:王焕焕

责任编辑:李佳宁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