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祥家
责任编辑:李佳宁
大众网记者 侯祥家 通讯员 何文婕 吕佼 青岛报道
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4月25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诉前调解和执行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2022年,青岛法院紧紧围绕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在诉前调解、审判、执行工作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青岛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2022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4536件,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审结各类案件1300件、其中技术类案件569件。青岛法院坚持精品审判引领,不断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饿了么”诉“美团”二选一不正当竞争案2022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刷单炒信”案入选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长碳链二元酸”案、“短视频”商业诋毁案入选中国法院50 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伟科609”玉米植物新品种侵权案入选第三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CK”商标侵权案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品牌保护委员会知识产权十佳案例, “Haier”假冒注册商标罪案等四个案件入选山东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GOLFZON VISION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入选山东省著作权保护10大案件。发挥跨域管辖优势,推动胶东经济圈保护一体化建设。常态化开展跨域巡回审判及培训宣传工作,2022年开展跨域巡回审判、证据保全、技术勘验45次,积极探索党建与知产保护跨域融合发展,推动胶东半岛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不断提升跨域知识产权案件多元纠纷化解水平。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提升技术类案件审判质效。选聘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涉及机械、化工、植物新品种等20多个技术领域,不断完善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和技术鉴定“四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体系。紧密围绕“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部署,深入走访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所,开展精准司法服务。深化 3D证据系统、跨网域异步质证系统应用,打造知识产权智慧审判“青岛经验”。丰富普法宣传形式,营造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青岛法院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机制,与行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协会商会等开展诉调对接合作,贯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全链条”专业解纷体系,与法院内部司法确认、繁简分流、速裁快审等工作机制相衔接,实现知识产权纠纷一站式快速化解。2022年,通过诉前调解流程分流知识产权案件比2020年增加116.86%。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聚焦诉前调解队伍建设,积极整合解纷资源,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组织解纷作用,同时将包括律师、知产专家、大学或科研机构教师、专利代理人的2075名调解员纳入法院特邀调解员名单,解纷范围覆盖辖区所有知识产权类案件。将传统调解方式与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融合,建设在线多元解纷新格局,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作为诉前调解、分流对接工作的总枢纽,将调解组织、调解员引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在线委托委派、在线视频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等全流程解纷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法院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指派知识产权案件1.04万件,调解成功率35.67%,诉前调解案件平均调解时间23天,其中,青岛中院累计指派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1290余件。
2022年,青岛中院执结知识产权案件293件,执行到位金额2100余万元。青岛法院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案件强制执行力度,兼顾执行“效率”和“效果”,对标的额较小、履行难度不大的案件,充分发挥网络查控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执行效率、缩短执行期限,快速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对标的额较大、履行难度较大的案件,深入现场“查人找物”,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推进案件执行。兼顾执行“力度”和“温度”,突出“强制性”和“威慑力”,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兼顾“守正”和“创新”,针对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责任承担方式愈加多样的情况,不断创新执行方式,有力维护新时代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青岛中院发布了知识产权审判、诉前调解、执行各十个典型案例,彰显了人民法院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的鲜明司法态度,树立了市场主体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正向激励导向,促进市场主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体现了诉前调解化解纠纷便捷高效、降低诉讼成本的优势;展现了人民法院既突出强制执行威慑,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
初审编辑:侯祥家
责任编辑:李佳宁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