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李佳宁
大众网记者 许晨 青岛报道
4月24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新闻发布会,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对青岛市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介绍。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45万件;青岛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4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9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351件,均居全省第1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5.77万件;驰名商标152件。
强化高位引领,在知识产权政策支撑上聚焦发力
统筹谋划促发展。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市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部署“建设国家(青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市政府召开全市标准化委员会全体会议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开启了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新征程。
优化政策促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突出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创新实施“体验式”监管、“手术刀式”执法、“康复式”回访服务,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新模式,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制定《知识产权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规程》《企业知识产权保险扶持项目管理实施规程》,有力推动全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补助落地见效。
机制带动促发展。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推进作用,认真抓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年度推进计划的督导检查,我市在省政府组织的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检查评议中获得优秀等次。
激发创新活力,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上聚焦发力
专利创造量升质优。2022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4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4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9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351件,均居全省第1位。在第23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市共获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16项。
商标注册稳步发展。2022年,全市商标申请量9.04万件;商标注册量7.2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45.77万件;驰名商标152件。地理标志作用彰显。“(山东平度)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得认定;“胶州大白菜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全市拥有崂山绿茶、即墨黄酒等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北宅樱桃、宝山蓝莓等3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促进转化运用,在知识产权赋能产业上聚焦发力
高价值专利培育取得新成果。遴选“多色激光投影光源及消散斑技术及应用专利组合”等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专利池)18项,培育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竞争优势。
专利导航项目取得新成效。以全市24条重点产业链为方向,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36项;市级专利导航项目20项。3个项目确定为2022年省级专利导航。青岛高科技工业园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1家,优势企业100家。
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试点取得新进展。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专利服务机构,14家试点单位推行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
构建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取得新拓展。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开展智慧家庭产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专利标准化和专利投融资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带动全国智慧家庭产业升级发展。
加大保护力度,在保护质效上聚焦发力
全力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筹建,成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筹建专项工作组,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机电产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成为国内首个机电领域国家级快速维权中心。服务型执法成效显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表扬。办理的“家具系列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1年度专利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着力监督管理,在知识产权行业规范上聚焦发力
加强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项目,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建立专利快速预审申请主体备案机制。以生产、研发或者经营方向属于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创新主体和代理机构为重点,累计审核130家企业完成备案。
持续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完成两批核查任务,向省局审核推荐309家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名单。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专利代理机构58家、商标代理机构329家,对21家轻微违规市场主体予以指导规范。
着力监督管理,在知识产权行业规范上聚焦发力
指导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崂山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评估。“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220家、从业人员达到1200余人,各业态协同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省内首个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联盟——“青岛西海岸新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联盟”成立。旨在为区域内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维权诉讼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法律服务。
推行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青岛成为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地区。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开办专利权质押贷款保险459笔,累计保险金额17.45亿元,贷款金额16.63亿元,惠及企业726家。
不断深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建立以指导信息处理中心、能力支撑中心和协调服务中心为框架的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在全球12个国家(地区)设立海外办事处,在全市建立了14个联络站、4个联络站分站、10个支持机构,协同各区市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走出去”。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以“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动力,以实施“青岛优品”工程为着力点,以服务型执法为保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励创新创造,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李佳宁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