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
消费,一边连接着经济发展,一边关乎着国计民生。做好提振消费工作,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又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山东省坚持把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顺应消费新趋势,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新需求,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2024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9万亿元,同比增长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在山东冲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以及经济总量即将迈上十万亿级门槛的关键节点,提振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正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扩容升级 消费热度节节攀升
“通过以旧换新,能在厂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便宜一千多块钱,赶快果断入手了!”在济南历下区,李女士把家中“服役”了10多年的旧电器淘汰换新。
“两新”政策出台后,山东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实施方案,加力扩围以旧换新的品类,提振消费活力。截至2024年12月,全省汽车报废更新提交申请44.6万份,数量超全国1/6;销售家电361.4万台,销售金额155.9亿元。聚焦重点领域,山东全力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奏响经济发展的强劲乐章。
新业态和新场景的涌现,为山东消费提质扩容拓展了新空间。首发首店密集“上新”带动全景式消费,“夜经济”首发首秀活动不断,商圈秒变“潮流秀场”……新业态、新模式,以及独具魅力的场景体验,让山东的消费真正火起来、热起来。
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文化、体育、商业、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城市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在春回大地漫步烂漫花海,在炎炎夏日感受夜生活的人间烟火,在金秋时节享受康养之乐,在寒冬腊月投身冰雪世界。“四季主题”活动精彩纷呈,轮番登场,成为点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沿着黄河遇见海”“好品山东 商行天下”“齐鲁农超”等文旅与促消费品牌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知名度持续打响。通过全方位培育壮大消费市场,山东有力促进经济稳健向好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积极贡献山东力量。
优化环境 绘就消费“新图景”
激发消费潜力,既要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有效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2025年,山东省将提振消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上下千方百计扩消费、全力以赴稳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1月底,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商品消费升级、促进服务消费提质、强化新型消费培育、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推进消费环境优化提升、切实提振消费信心等六大重点任务。政策引领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全省消费持续升温,更引导居民消费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品质化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收入有预期,消费才有底气,提振消费的关键还是要稳预期、稳信心,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2024年山东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6.2%。山东不断围绕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强民生保障等方面加力施策,如老年助餐、普惠托育、家庭养老床位等“一老一小”服务的扩容,都旨在将消费提振与民生福祉深度绑定,推动山东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努力让城乡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以提振消费之“进”,助力经济大盘之“稳”,从活力四射的城市商圈到充满烟火气的乡村集市,从传统消费的转型升级到新兴消费的蓬勃兴起,消费的多元魅力尽情释放。展望未来,山东将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让消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引擎,向着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不断迈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