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在开车的时候脖子后面基本没有承托。如果是长途开车,或者长时间堵车,脖子会非常难受,很多人干脆就另外加一个汽车脖枕。那么,为什么汽车座椅自带的头枕设计如此不符合所谓的“人体工学”呢?富有研究精神的车天下君,本期就体验了数款热门车原厂自带的座椅头枕,看看其中有何玄机?
当我们开车的时候,身体的肌肉有时候会紧绷着,尤其是在高速路上驾驶,精神高度集中,所以会觉得“开车累”。为什么汽车座椅自带的头枕不能给驾驶员提供最舒适的依靠幅度呢?
车天下君原本并没有在意这个细节,但我们在外地试驾东南汽车全新升级的DX7时,因试驾旅途较长,媒体不约而同地向车型工程师反馈,座椅的头枕为何不能“前倾”一点,让头更好的“靠着”?东南的工程师专门就这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并表示不会有车型头枕设计直接“贴头”。后来为了验证工程师的说法,车天下君又体验了不少市面热销的车型,包括刚上市的新车,发现的确如此:大多数汽车座椅自带的头枕都不“贴头”。
车天下君在测试了东南、吉利、奥迪、大众等品牌新车后发现,汽车头枕基本分为固定式、活动式和主动式。而活动式又分可调节不能拆卸和可调节也能拆卸这两种。固定式头枕一般出现在运动型车上,就是头枕和靠背连成一体,头枕既调节也拆卸不了。但这种头枕基本也不会设计成直接“贴头”模式。至于活动式头枕,就是最为常见的。
车天下君体验多款车型发现,这些活动式头枕,一般只能上下调节,无法前后调节。注意,大多数活动式汽车头枕,都可以拆卸下来,必要时可以当破窗工具。
工程师揭秘:小小头枕藏着大安全
“不贴头”原因一:为了碰撞时的保护
东南汽车品牌的车型工程师表示,对于汽车原厂座椅的头枕,是有强制国家标准,对其性能和试验方法都有明确规定。随后工程师专门给车天下君发了一组动图,来演示为何当前大多数汽车的头枕只能上下调整,而不能前后调整。不能让司机头部更舒服的原因在于:为了在发生碰撞时,让驾乘人员的头部得到更安全的缓冲空间,保护人类脆弱的头部以及颈椎。
工程师举例说,在追尾事故中,我们的脑袋会自然前倾后,然后马上后仰。如果头枕过高,脑袋会没有缓冲,落在座椅和头枕中间的金属杆上受到伤害;如果过低的话,脑袋后仰的角度过大,会撞击到头枕上,如果是十分严重的追尾事故,就有可能对脑袋造成致命伤害。毕竟我们的颈椎还是非常脆弱的。
“不贴头”原因二:为了驾驶中不易睡着
此外,不让驾驶员脑袋“靠着”头枕的原因,也是为了避免姿势过于舒服,让司机旅途中犯困时“贴头睡着”。其实大多数汽车座椅都讲究要符合人体工学,而头枕的贴合度也是判断是否符合人体工学的标准。如果座椅和头枕的设计能让人稍微有点疲倦就昏昏入睡,无疑是最符合人体工学的,但这却并不十分符合汽车驾驶的安全姿势,更不利于司机时刻保持清醒状态。
所以大多数座椅设计将“人体工学”体现在对人体背部和脊椎的“贴合度”上,而不是头颈部的“贴合度”。
TIPS:
正确坐姿和使用在此!
如何让头枕正确保护脑袋,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司机调整好坐姿的情况下,保证头部中心也即后脑勺位置和原车头枕的中心处于平行对位。一般来说,头和头枕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4cm,大概也就是两根手指左右的距离。另外也别忘了,大多数汽车头枕也是可以拆下来破窗救命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