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他丨④即发集团纬编工宫升云:25年扎根一线务实敬业 喜获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单面排针”项目第一名

2024-09-10 17:32: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享真 李新颖

编者按:人生像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是主角,他们或是不甘挫折,攀登“高峰”的勇士;或是脚踏实地,用理想为足迹描摹;或是不慕名利,只为他人传递希望……为此,大众网特推出专题“了不起的他”,走近认真生活着的他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这些平凡中的不平凡。

大众网记者 李享真 李新颖 青岛报道

“荣获2022年全国纺织行业‘日发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单面排针’项目第一名的是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即发集团的宫升云。”“当时宣布成绩时,我心里很激动,内心是相当高兴,比赛当时是直播的,倒着宣布名次,第一名在最后宣布。”即发集团纬编工宫升云说,随着主持人在台上宣布比赛结果,人员越来越少,他也越来越开心,直到最后只剩下他自己。他第一时间将获奖的喜悦与家人分享。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2023年“五一”节前夕,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日发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浙江绍兴落下帷幕,来自山东、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全国各地56名选手入围决赛现场竞技,经过裁判员缜密严谨的评审,宫升云获得“单面排针”项目第一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最美纺织工”等荣誉称号。

25年“织”一路走来 他从请教“老师傅”到自己变成“老师傅”

“衣食住行嘛,衣当先。”宫升云说,当时听从父母安排选择了纺织行业,这一头扎进来没出去过。

“我一进即发集团,从学徒工开始,学基本的编织、挂纱、接尾纱、下布、看车等,干针织这一行最重要的接线头,线头不会接,设备没法运转,所以必须把两个线头用手接起来,设备才能下一步运转。”宫升云坦言,1999年他从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毕业进入即发集团到现在,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5年。

刚上岗的那段时间,他深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不同。他从学徒工做起,默默学习岗位操作流程和规范,还经常帮助其他同事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为了弥补学历上的差距,他抓住每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经常请教车间里的“老师傅”。

在宫升云看来,他从请教“老师傅”到自己变成“老师傅”的成长历程,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日益精进,更在于心理上的不断磨炼与进步。谈及印象深刻的事情时,他说曾经有段时间挑错针怎么也看不出来,可能是进入了瓶颈期,看到别的工友在进步,自己在后退,心理上的落差导致自己找不到好状态。后来他静下心来,调整心理,反思总结,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25年的时间里,宫升云从青涩的纬编学徒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新招进来的员工有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有刚入行的新人,他要从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教起。25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现在主要从事设备和技术调试,他也带出了许许多多的“徒弟”。现在,这些曾经的新员工们已经成为了他工作上的好搭档。

“睡不着啊,带着助眠药物去参加全国比赛……”

宫升云说之前有同事参加过全国的比赛,他看到同事回来后技术有进步,因此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比赛。“主要还是心理紧张……”宫升云说,由于比赛场地环境陌生,机器也有所不用,在比赛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为了比赛勤加练习,多次加班至晚上八九点才肯离开。宫升云回想起那段经历,眼睛里写满了故事,脸上露出了坦然的微笑。

“紧张啊,说句玩笑话,我备着安定片去的。”宫升云说,比赛之前他在住宿的宾馆背诵理论知识,之后在脑海里回忆动作、比赛场地等场景,在大脑里反复演练。为了第二天有好的状态参赛,他选择晚上吃片助眠药物以睡个整觉。

“爸爸,你不用接我了,我自己坐车回家。”宫升云说,当时读高中的儿子主动说出来的这番话让他很感动。宫升云的爱人也在即发集团工作,由于工种和工作性质不同,宫升云本着“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总是会晚于妻子下班到家。妻子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经常在家做好饭菜等他回家。这一家“即发人”共同努力“编织”属于他们的温暖,默默支持的“家力量”给了宫升云无尽的支持。

谈及获奖之后的变化,宫升云坦言,他只会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把规范的动作运用到自己工作当中去。即墨区纺织产业作为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即发集团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集群,通过一代代纺织人的不断努力,呈现出向智能升级,向高端跃迁的美好前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明莉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