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他丨①即墨区融媒体中心制片人、记者傅中魁:历时10个月采访撰写40万字 用情怀守护老兵记忆

2024-08-01 22:3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新颖

编者按:人生像一部电影,每个人都是主角,他们或是不甘挫折,攀登“高峰”的勇士;或是脚踏实地,用理想为足迹描摹;或是不慕名利,只为他人传递希望……为此,大众网特推出专题“了不起的他”,走近认真生活着的他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这些平凡中的不平凡。

大众网记者 李飞 李新颖 青岛报道

当再次采访即墨区融媒体中心制片人、记者傅中魁时,他哽咽的一幕让人感叹这位从业30余年的老记者,内心的坚韧与柔软。“还是采访得太晚了,很多老兵都走了。”傅中魁说,回忆起他采访老兵的故事,他还是表示惋惜。

七月夏末,在一个飘着雨丝儿的上午,大众网记者走进了即墨区融媒体中心,与《我的抗美援朝——即墨区抗美援朝老兵访谈录》作者傅中魁聊起了他和老兵的故事……

“我采访他之后的第九天,老兵走了”

“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我开启了‘抢救老兵故事’的行程。”当谈及傅中魁为何会想到去采访老兵时,傅中魁说,我们身边的老兵,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尽他所能,真实、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的局部,以第一手的历史资料,为读者提供更真实、全面的历史场景,也为即墨地方历史填补一项空白,这是他个人的骄傲。

“我采访他之后九天,老兵走了。”傅中魁说,赵丕山是即墨区北安街道刘家后戈庄村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一名后勤运输兵。“后勤运输是志愿军的生死线,为了保密,防止特务破坏,咱们得学会使用代号,比如说前方报过来需要供多少子弹,咱不说子弹,说多少‘花生米’,多着来,都有代号儿。”在傅中魁撰写的书中,这样记载赵丕山的抗美援朝故事。

“三个月前俺爸爸还能说话。”“半年前我父亲走了。”在联系采访老兵时,傅中魁回忆起来说,联系上家人时,许多老兵已经离世。多数情况下,他早上天不亮就从家出发,乘坐公交车到达乡镇,午饭就在大集上凑合一顿,下午继续采访工作。傅中魁每天乘公交车加徒步2万步,以每个村庄实地走访的方式,完成了这项与时间赛跑的采访工作。

傅中魁在采访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以乡镇为单位,通过查看档案、前期筛选,每个村庄实地走访的方式,历时10个月完成了430位老兵的采访,撰写了40万字。在采访过程中,老兵和老兵的家属们不断给他鼓励,他们对书籍出版的期待,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希望。

采访中,有些老兵由于年事已高,交流很吃力,但听说是要了解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事,眼睛马上焕发神采。有的老兵左耳朵不好,傅中魁就在老兵的右侧采访。采访时,傅中魁经常要大声与老兵们交谈,趴在老兵的耳朵边,一喊就是一上午,当时的傅中魁也已经53岁了。

“说着说着笑起来了,说着说着老人眼眶蓄满泪水了”

“他儿媳妇纪清华女士在电话里跟我说,我们采访完离开的那天中午,老人说自己心情很好。也许,对赵丕山自己而言,唯一的一次接受采访,是生命终点最圆满的记忆。”这是记录在傅中魁的采访手记中的一段话。

在翻看书时,不难发现,在每篇老兵故事后,都有一篇傅中魁的采访手记。“因为老兵第一人称自述的故事,不能有记者的感情表达,所以我写了75篇作文。”傅中魁说,每个老兵都不一样,老兵故事是用力写的,采访手记是用心写的,这里面融进了他的评价、感情、表达、补充和讲述。

“我给他擦过嘴角的涎水,我握紧过他温软的大手。”“说着说着就笑起来了,说着说着两个八十八岁的老人眼眶蓄满泪水了。”“这是一个和善、谦虚而又意志坚定的老兵,在他身上看不出少年艰难的痕迹。面对我的采访,他始终娓娓道来,不慌不忙。”……傅中魁的采访手记中这样记录。

“坚持回访老兵,是我们家的‘营生’”

“每年春天,家人会陪着我一起去看望老兵,这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一件事情了,是我们的牵挂。”傅中魁说,他将回访老兵的记录做成了纪念册,上面有签名、手印、照片,他会将这件事情坚持下去。虽然傅中魁不曾见证老兵们的戎马生涯,却可以忠实地倾听和记录他们的故事。

在傅中魁的办公室里,挂着他亲手绘制的“老兵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兵们逐渐老去。每年回访老兵后,他会在地图上给已经离世的老兵名字画框。生如夏花,逝如秋叶。虽然有些老兵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老兵精神还在我们身边,并且永远屹立不倒。由于傅中魁每年重复去倾听老兵们的故事,老兵们对傅中魁产生了信任和依靠,也让傅中魁成了老兵们的知心人。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不忘历史,方得始终。现在,傅中魁经常将老兵们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讲给周边朋友听,甚至是朋友的孩子也受益匪浅。据德艺轩艺术馆馆长侯方毅介绍,他的孩子经常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讲述老兵的故事,传承红色文化。

“不能忘记历史。老兵们是历史的承载者,是战争的参与者,经过七十多年的沉淀,每一个老兵都是活着的历史。”傅中魁说,遗憾的是不能让时光停下脚步,现在有了这本书,老兵们的事迹就会留在历史上,老兵们对社会的影响就会永远存在。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像傅中魁这样因家国情怀而赓续奋斗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对照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审视现实中思考未来方向,在干事创业中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厚积薄发、久久为功,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明莉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