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侯松山:种粮大户解开农民致富的“幸福密码”

2019-07-09 14:39: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7月9日讯(记者 李波 通讯员 孙科强)侯松山是平度当地出名的种粮大户。几年来,他带头成立西寨农机专业合作社,更新设备、壮大农技服务队伍,致力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其他农户只能种十几亩地的时候,他已经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进行耕种。这位种粮大户致富经验究竟是什么?侯松山说,他有自己的一套“幸福密码”。

  用活好政策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热点,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特别是农业大户种粮的积极性。侯松山瞅准国家的大好形势,用活各级的惠农政策。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支持下,侯松山成立青岛西寨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情需要购置新型农机具,从事种、浇、管、收、运等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在解决自己需要的同时还可以服务其他农户。目前,农机合作社有大型农机50多(台)套,中小型机械130多套,农机作业和维修范围辐射周边4个乡镇80多个村庄。

  今年以来,青岛试点部分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项目,选择有实力的合作社集中实施,西寨农机合作社承担起田庄镇6万亩的项目作业任务。此外,合作社还积极完成了市里统一实行的保护性耕作和农机深松技术示范推广等任务。“通过这些补贴政策和惠农措施,看到政府对粮食生产是越来越重视,我们种粮大户和农机人的信心也是越来越足了”侯松山说。

  响应好形势

  近年来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土地出现大规模流转需求和趋势,迫切需要应用机械代替人畜力。侯松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为合作社联合发展找准道路。

  从2012年开始,侯松山便将本村和周围村庄闲置、利用不高的土地全部流转下来,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如今已流转3000多亩土地,利用农机设备组织规模化生产作业,基本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并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土地产出,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农业得以长期实足发展。

  更新好设备

  侯松山一直关注着农机的发展,对于各种农机新设备、新技术、新信息,他盯紧农机市场,加大资金投入,精心考察选择,积极引进更成熟的技术、更高效的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和水平。

  在西寨农机合作社的库房里,各种大中小型农机,琳琅满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种类齐全。“以前的老式背负式收割机一天割麦子二三十亩地,效率低,打出的麦子杂质多、质量差;而现在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每天割小麦120亩左右,效率高,收的麦子干净,质量好。”侯松山介绍,这个麦收季,一台台“雷沃谷神”联合收割机如机器人般在麦田里有序行进,齐茬打下麦穗,回到地头就把脱好粒的麦子倒进了运输车车斗,老百姓只要回家晒干即可收储或出售,“有的地块麦子已经熟到干透,直接在地头就被收粮食的点钱收走,连运输到家的车费和后头晾晒的工夫都省了。”

  强大的农机技术和农技服务队伍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技术性革命,解决了散户投入大、收益低的问题,既省力又增收。平时浇水有滴灌、喷灌,还有行走的自行喷灌车,连打个农药都可以无人机操作。从前机手们担心的机械维修管护问题,合作社也可以通过统一服务来解决。

  带用好队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西寨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平度唯一“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而侯松山对农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设备硬件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西寨农机合作社建立了以农机推广、培训、维护为支撑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农机操作管理技术,培养农机操作专业人才,通过高素质的机手队伍和更科学的管理手段,把现代农机转化成真正的农业发展保障。

  合作社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农业的高投入、低回报、高风险也一度让合作社陷入困境。侯松山同社员多方研究并长期实践,最终实行每个社员分片管理,合作社统一购置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设备,从种植到收售全程提供指导、服务,以强大的实力得到农户和机手的信任,科学管理登记的机手和设备,真正实现合作社的有序运转。

  “离了政策没好事,离了农机不办事,离了队伍不成事”,这是侯松山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幸福密码。农机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让侯松山这些世世代代的老农民从“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劳动中得以解放出来,让曾经代表贫穷落后的农业成为了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