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民发展蘑菇种植户3000户 年创社会效益两亿

2019-03-25 09:29:00 来源: 半岛网·海报新闻 作者: 官维国 高林夏

  

  王知平夫妇在活动上推广他们的食用菌种。

  文/图 半岛记者 禚佩佩 通讯员官维国 高林夏

  新河镇后炉村的王知平在当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在食用菌基地里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果实:现拥有蘑菇种植大棚13个,占地25亩,年投放青岛市区、莱西市、城阳区蔬菜批发市场蘑菇30万公斤,发展蘑菇种植户3000户,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

  日夜钻研成“制种大王”

  现年50岁的王知平与食用菌结缘是在30年前。当时年仅20岁的王知平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看到了报纸上刊登了一则食用菌学校的招生广告,一向好学的王知平,考虑了当地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觉得做食用菌种植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于是,他向父母要了300元钱做学费,只身一人来到济南的学校学习食用菌。

  食用菌制种十分复杂,对只有初中文化的王知平来说,困难可想而知。为了观察食用菌种的组合,王知平常常不分白天夜晚地待在地里。1990年以来,每年他都会从杂交培育出的食用菌种中优中选优,筛选出适应当地气候,抗杂菌程度、叶片厚度、颜色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大面积推广。经过专家验收,他的蘑菇成团在500克,成簇在250克左右,蘑菇叶片厚度、颜色均达到市场消费者需求。目前,王知平研究实验成功30个食用菌新品种,在10多个省市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闻名遐迩的“食用菌制种大王”。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王知平靠食用菌制种致富以后,心里时刻惦记着那些还没有脱贫的乡亲们。他常对爱人孙庆玲说:“以前咱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现在咱找到了一条食用菌制种的好路子,还有党的好政策,咱就来个谁穷就和谁‘结亲’,不信他们富不起来。”说到做到,这20多年里,王知平究竟扶持了多少贫困户,已经记不清了。

  古岘镇农民郭先集一家日子曾经过得比较拮据。2012年,王知平主动与郭先集结成帮扶,赊销给郭先集1万公斤食用菌种,帮助郭先集建起了5个食用菌蘑菇大棚。一年下来,郭先集成了村里有名的富裕户。王知平经常说:“对那些还没脱贫的乡亲们一定要帮到底,一定要让他们富起来。”

  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这些年来,王知平一直坚持一个信念:“宁可亏待自己一天,决不坑亏客户一时。”2011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的客户来购买王知平的菌种,王知平没有马上发货,他了解到,当地农民没有种植蘑菇的习惯,且气候寒冷,于是他把研究成功的-40℃照样出蘑菇的菌种推荐给客户,受到了客户的信赖与好评。此外,他每年都会参加寿光蔬菜博览会,及时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食用菌新品种,走“食用菌制种+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同时,王知平对客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免费赠送种植资料,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如今,王知平的青岛一品鲜食用菌基地,从一个“袖珍式”种植基地,发展成为集蘑菇种植、制种及灵芝栽培为一体的产业链。小小的食用菌种,搭载着王知平对种植户的希冀,播撒在10多个省市的2万多亩的土地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