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全市第一!青岛西海岸新区前三季度实现GDP3878亿元

2024-12-06 09:41: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怡然

  大众网记者 赵怡然 青岛报道

  12月4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西海岸新区专场)。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前三季度,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8亿元、增长6.1%,占全市的比重提高到31.3%,经济体量和增长速度均位居青岛各区市第一位。新签约科新微电子等亿元以上项目148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4598亿元的212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修正海洋生物医药等总投资2780亿元的171个建设类项目全部开工,年内已完成投资631亿元。

  产业结构持续向优,积蓄了向新向高的强劲势能

  青岛西海岸新区锚定“5+5+7”重点产业,顶格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扩量提质。海尔水生态互联工厂等项目产品下线,董家口化工产业园上榜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海洋交通运输等4个集群入选山东省支柱型雁阵集群。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高标准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等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超薄电子玻璃、3D车载盖板等项目投产,芯恩半导体、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等骨干企业陆续达产满产,“芯屏”产业产值增长37.7%,四大园区集聚项目156个、总投资突破3500亿元、营收突破千亿元。青岛影视基地新引进影视企业125家,规上影视企业营收增长13.8%。

  未来产业破局成势。蔚蓝临近空间无人机首飞,中科院航空发动机主轴承、欧比特空天智能芯片实现量产,空天产业集聚成群。基因和细胞诊疗产业入列省未来产业集群。

  数实融合深度发展。中国电信云计算基地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海尔洗涤电器、寰宇东方集装箱入选国家5G工厂试点,海信日立黄岛工厂成为全球“灯塔工厂”。

  海洋特色更加鲜明,展现了为国担当的信心决心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该区持续发起经略海洋攻坚战,全力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前三季度,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676亿元、增长8.6%,占全市的41.6%。

  聚焦科技兴海,建成“仲华”大科学装置总控与数据中心,空天动力装置列入教育部“十五五”培育项目,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落地,波浪能发电装置获国际发明展最高奖,新增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达11家、海洋人才突破7.9万人。

  聚焦产业强海,推动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提质增效,徐工港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北海造船绿色动力先进船型实现量产,“海葵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驶向世界,部分企业订单已排到2028年,船舶海工产业产值增长25.8%,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实施生物医药倍增计划,修正海洋生物医药基地落户,国际首个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完成I期临床试验。

  聚焦向海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山东省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海洋盛会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圆满召开,助力青岛成为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亚洲唯一创始城市。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召开新时代新征程展现西海岸新区新担当新作为座谈会、推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鼎力支持西海岸建设发展。

  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持续深化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处等17项市级以上改革试点,国家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立体集约混合供地等3项土地复合利用模式全国推广。发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攻坚行动,集成推出“扫码执法”涉企联合检查等209项改革任务,着力降低水电气暖等服务价格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助企减负增效。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个转企等235项服务场景实现“一次办好”。实施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区属国企资产、营收、利润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位。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因开放而兴的城市,今年恰逢青岛开发区建立40周年,青岛自贸片区获批设立5周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不断探路、闯关、破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启用RCBP青岛经贸中心。深化与黄河流域城市经贸合作,举办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产业带+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增长超20%。服务青岛都市圈建设,“西海岸—东港—诸城”融合联动发展。青岛港新版总体规划获批实施,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第4位。

  文旅融合活力十足,提升了西海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注重“东西均衡、淡旺相宜”,推动文化、旅游、会展、体育融合发展,高标准创建全国首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游客接待量增长超20%。全市第一个大型户外360°沉浸式全景演艺秀“海上有青岛”公演,销售门票2500万元,成为来青游客新的必选打卡地。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吸引游客636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中超联赛等70多场精彩赛事打响“体育强区”,“跟着赛事去旅游”吸引观众游客超28万人次。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等470多场重点展会充分展现了最美会展海岸带的风采。

  该区坚持以 “人、产、城”协同发展视角构建文旅新场景,大学城体育中心带动古镇口新业态涌现、新消费崛起,图书馆、科技馆免费开放,凤凰岛艺术中心、西海艺术中心投入运行,藏马山推出六大全新融合业态,杨家山里、毛家山成为主客共享的休闲好去处。

  城乡发展深度融合,焕新升级了城市的功能品质

  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拓空间、补短板、强功能,228个项目快速建设,20个村改项目稳步实施,改造提升72个老旧小区、惠及1.5万户居民。

  全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地铁6号线一期通车运行,淮河西路、镜台山路等7条市政道路提前贯通。新建成停车场8处,增设泊位53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000个。制定城市管理导则“西海岸标准”,开展拆违治乱等“十三大攻坚”行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不断完善。高标准建设12个乡村产业振兴集聚区、1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新建成21个市级美丽乡村,海青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杨家山里升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德育乡村2.0”“三社一司”等集成改革全域推广,带动村集体增收1200多万元。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书写了普惠共享的厚重答卷

  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民生为大,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

  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1.7万个,有力缓解重点区域学位紧张状况。加快打造半岛区域医疗中心,青岛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开工建设,区第二中医医院竣工验收。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二十条,试点村庄搬迁存量现房安置、“房票”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此外,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稳就业工作成效显著,高标准建成“就享家”乐业服务站28处,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300多个,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17所驻区高校大学生数量增长到22.6万,今年有近两万名毕业生留区就业创业、共筑城市梦想。

初审编辑:王焕焕

责任编辑:李佳宁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