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走出历史的齐文化,影响在哪?

2024-12-02 21:48: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毕筱涵

  大众网记者 毕筱涵 青岛报道

  中华文明,融汇百川,源远流长,润养民族的精神脊柱,为国家发展筑就坚实地基。距今3000多年前,在东海之滨,即今天 “海岱之间”的山东地区,齐文化之花扎根萌发,其芬芳至今可闻。

  何谓齐文化?

  一般指从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期间,齐国范围内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与邻近的鲁国鲁文化一起,构成影响整个齐鲁大地乃至中华大地的重要文化力量——齐鲁文化。

  那么,齐文化究竟造成了哪些影响?

  在经济方面,齐文化倡导“农、工、商”三宝并举,讲求“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系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文化。在重商传统下,齐人大举发展开放型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齐国因此发展为当时雄踞海畔的富强大国,首都临淄更有“东方古罗马”的美誉。

  在政治方面,姜太公推行尊贤尚功,主张有才者为官,不吝吸收大批当地土著人才纳入齐国统治阶层;后继位的齐威王则注重整顿吏治,不仅惩戒阿大夫等贪官污吏,还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在文化方面,齐人“因其俗,简其礼”,即尊重当地土著人的文化传统,不强制推行周礼,尊重不同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变革性。齐宣王更是扩建稷下学宫,勉励学者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黄老之学、孟荀儒学、“五德终始说”等开拓性文化成果接连涌现。

  从齐文化的内核中,我们能够窥见部分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形态。可以说,齐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作出了重大贡献。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表示:“我们只有在中华文明发展特质的宏大视野下,才能掂出齐文化的分量,这是中国其他任何一种地域文化都很难比拟的。”

  为推动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山东省做了大量工作。

  2022年6月,山东省委提出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提出沿齐长城、黄河、大运河、黄渤海、胶济铁路等“四廊一线”和全省16地市建设文化体验廊道的意见。

  今年9月,大型文献《齐书》在齐文化节现场重磅亮相。《齐书》涵盖1096册,细致遴选自公元前1044年齐国建立至公元220年东汉政权结束之间的重要典籍,通过权威注释版本与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深入解读齐文化的历史脉络与思想精髓。

  今年11月,在“深改在山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暨“智驱未来 拥抱变革”齐鲁壹点十周年战略发布活动上,山东首对齐鲁数字文化推荐官“齐风”“鲁韵”正式出道,将在文化推介、国际传播和信息交互等领域发光发热。

  我们应当注重对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同时也应加强对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这座丰厚宝库,为共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李佳宁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