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间“抢企大战”愈演愈烈?但越来越多优质企业在青岛“落地生根”

2024-07-05 19:56: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熠

  大众网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

  近日,有媒体作了中国各大城市之间正打响“抢企大战”的报道,报道整理了中国各大城市2023年来企业存量和增量数据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对城市间的企业数量排名,来对各大城市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其中,青岛市2023年企业增量位列全国第十三位,企业总量位列全国第十二位,这两项数据均列山东省内第一位。

  尽管这项统计未提及直接数据来源,且未对“企业”的统计范围进行标定,但企业数量的多少,的确反映了经济的活力和城市的竞争力。

  从“抢企”的角度入手,对青岛近年来企业数量增减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数字增长的同时,青岛企业还实现了质量的同步提升,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下,“青企”的整体实力不断跃升,而在这背后,更重要的是青岛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青企”数量、质量同步提升

  按照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数据,青岛市2023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85400户,同比增长8.69%。从主体构成看,企业107337户,同比增长0.73%;个体工商户177442户,同比增长14.18%;农民专业合作社621户,同比增长1.47%。

  青岛企业的“量质齐升”,一方面靠加强对本地企业的培育,另一方面则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入外地优质企业。

  在培育本地优质企业上市方面,2023年青岛新增两家A股上市企业,豪江智能、盘古智能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先后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洲际船务、乐舱物流则作为港口物流行业中的佼佼者登陆港股。

  在未上市的高估值企业中,根据《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青岛目前共有13家独角兽企业,分别分布在先进制造、能源环保、医药健康、人工智能、交通物流、云计算、大数据、教育科技等7个前沿赛道,总估值1702亿元,数量居全国第五,北方第二。此外,还有大量的隐形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医药健康、信息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在中小企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同样越来越足。根据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青岛全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784家,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11家,培育“小巨人”企业70家。截至目前,青岛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90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190家。

  除了培育本土企业茁壮成长,青岛市还不断根据产业升级方向、产业发展需求、产业链完整度等,不断引入优秀企业。

  据资本市场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国资近年来通过政府投资平台、市属国企等,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入股或参股的方式,完成了多家外地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包括天晟新材、胜华新材、万马股份、博天环境、北京文化、三宝科技、融发核电、诚志股份、凯撒旅业、天目药业、科林电气、瑞联新材等一批上市公司。

  此外,在利用外资方面,青岛同样保持增长,根据青岛市统计局公布数字,青岛市2023年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45家,比上年增长7.5%。

  民营经济成“青企”高质量发展主要驱动力

  民营经济作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青岛全市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青岛市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民营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强韧性和更足活力。

  据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发布的统计数字,2023年,青岛全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28.3万户,同比增长8.8%,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的99.3%,占比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其中,新登记民营企业10.5万户,同比增长0.9%,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户数的98.1%,占比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截至2023年末,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210.1万户,同比增长4.0%,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4%。其中,实有民营企业78.0万户,同比增长5.3%,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5.7%。

  从创业密度看,截至2023年末,青岛市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2032户,同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列西安(2388户)、深圳(2347户)之后;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754户,位于深圳(1422户)、广州(1047户)、厦门(810户)之后,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从注册资本看,2023年,青岛全市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6962.9亿元,占全市新增注册资本的83.7%。其中,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6463.2亿元,占新增企业注册资本的82.7%。截至2023年末,全市实有民营经济注册资本66261.7亿元,同比增长4.5%,占全市实有注册资本总量的69.2%。其中,实有民营企业注册资本62908.8亿元,同比增长4.3%,占实有企业注册资本的68.1%。

  从纳税主体看,截至2023年末,民营经济纳税登记主体达64.3万户,同比增长15.7%,占全市纳税登记主体比重为84.1%;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291.5亿元,同比增长23.5%,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4.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压舱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23年,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6208.0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0.9%,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7个百分点。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2.3万户,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为89.6%。

  为“青企”成长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所谓“抢企”,更多的是表现的是地方政府对增加优质市场主体的态度,毕竟招引企业、项目是一方面,本土企业内生增长是另一方面,而根源离不开当地营商环境优化,只有厚植优质的营商环境,优质企业才能与城市双向奔赴。

  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过程中,青岛市近年来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各项政策,转变政府角色,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自2022年起,青岛市就发布了《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锚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项基本要求,实施“政务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四大提升行动,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随着三年行动的开展,青岛市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集聚和配置各类资源要素能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在此基础上,2024年6月5日,青岛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从企业需求出发,系统集成各级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创新成果,共52条政策措施。“52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依法平等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发力解决当前优化营商环境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让更多优质外资企业“花落青岛”,青岛则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资促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来为外商提供市场准入、政策指导、贸易便利、服务保障等精准服务。今年年初,青岛出台相关政策,以真金白银奖励外资投资,自2024年起对年实际到账外资2000万美元(含)以上的新设制造业外资项目和1000万美元(含)以上的增资制造业外资项目,且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按其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予以奖励,最高奖励1亿元。

初审编辑:王熠

责任编辑:周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