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0万人次涌入!地铁打通老街复兴的“流量入口”

2024-02-27 08:37: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毛道光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

  正月十六,“萝卜·元宵·糖球会”落下帷幕。节会期间,大鲍岛等老城区重现了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市民是坐着地铁去逛节会的。

  老城复兴,交通先行。人流无疑是带动城区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中山路商圈的兴与衰,除了业态之外,与人流的变化同样密切相关。近几年,大鲍岛的更新,中山路的蝶变,新产业的入驻,新业态的兴旺,亟盼人流的涌入。种种迹象显示,地铁客流正逐渐成为老城区复兴的有力支撑。

  数据呈现了一种变化

  “多少年了,没有见到中山路上有这么多人!”这是不少人的感叹。

  “一二一,上街里!”2月初,市南区以中山路为轴线辐射周边片区,围绕“游市集展览”“赏演艺花灯”“品美酒美食”“愿祈福旅拍”主要内容打造了六个主题街区,营造集“游、赏、品、愿”于一体的沉浸式全新体验,彰显上街里冬日独特魅力和热闹的新年场景。春节假期,中山路历史城区人气火爆,强势出圈。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山路日均客流量32万人次左右,上街里区域总客流量超过220万人次,周边的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总客流量超过130万人次。

  春节假期,中山路站的客流也是一路攀升,全天客运量由日常周末9000人左右,持续攀升至2万多人,一直达到最大日的近5万人,较日常客流增幅由2倍增长到5倍。

  正月初九,市北区的“萝卜·元宵·糖球会”开幕后,地铁持续引流,地铁1号线可谓是节会“专线”,乘坐1号线可分别前往海云庵会场、大鲍岛会场和台东会场,节会期间,这条线的日客流量维持在40万人次左右。

  在大鲍岛会场的主干道胶州路实施全封闭交通管制,私家车与公交车均调流运行的情况下,地铁承担起了市民游客的主要输送任务。2月18日—2月24日,中山路站日均客运量达2.06万人次,单日最大客运量达3.22万人次,较日常客运量增幅243%。

  据统计,节会期间,约有超过50万人次乘坐地铁前往各个会场。

  地铁与城区双向奔赴

  春节期间,全国最热的景区是哪里?无疑是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而在注入和疏解景区客流方面,西安的地铁功不可没。

  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念是,地铁具备人流聚集的天然优势,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辐射更大的范围,为区域带来不间断的人流。地铁的规划和建设,带动城市人流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片区的发展。地铁让城市变“大”,也让城市变“小”。

  在青岛,地铁与区域繁荣的双向奔赴也是显而易见的。3号线开通后,李村商圈客流如潮,李村站2023年全年客流超过了1400万人次,位居全线网站点客流量第二;2号线开通后,台东站的客流持续增加,2023年全年客流量达到了1399万人次,位居全线网站点客流量第三;当年 1号线全线通车后,人们也对这条地铁线带动老城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从今年春节的客流情况看,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将于今年开通运营的地铁2号线西延段将助推国际邮轮港区、小港、轮渡等区域突破胶济铁路及新冠高架路阻隔的交通瓶颈,为西部老城区接入快速公共交通走廊提供重要支撑,有效解决西部老城区沿线交通需求,助力国际邮轮港区开发建设。

  时间会给出答案

  在老城区的复兴方面,每个城市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径,但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每个老城区的复兴都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兴建和公共交通的改善。

  在公共交通方面,地铁带来的效果往往是持久而有力的。国内外地铁城市的发展情况表明,轨道交通与城市产业紧密互动,是空间布局、经济活动、市民生活的黏合剂和催化剂。随着线、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引领城市品质和发展能级不断跃升的强力引擎。

  对于青岛而言,轨道交通线网远景年规划19条线、872公里。目前,已有13条线、506公里获批。目前在建线路共10条、188公里。这些线路全部建成后,预计日客流量将超过500万人次。

  一座座地铁车站遍布街巷,成为城市的“流量入口”,释放出了澎湃的发展活力。一条条地铁在城市中穿梭,构筑起四通八达的“地下通衢”,引领城市空间拓展。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苏昱如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