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苏昱如
大众网记者 谭文凯 实习生 罗添 青岛报道
蛤蜊,是青岛的城市名片,也是这片海域的珍宝。都说青岛人有“幸福三宝”,哈(喝)啤酒、吃嘎啦(蛤蜊)、洗海澡。其中虽有些调侃的意味,却从侧面说明了蛤蜊对青岛人的诱惑力。
腊月的青岛,气温早已降至冰点。凌晨4点,红岛渔港码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头灯,穿着皮衣,踩着胶鞋,三四个人乘着渔船,忍受着刺骨的寒风,驾驶着渔船出海,捕捞今天的蛤蜊。
大约五六个小时后,伴随着阵阵马达声,一艘艘满载蛤蜊的渔船陆续靠岸,大小悬臂吊车正忙碌着将一个个渔网吊运上岸,岸边早已站满了等着验货、装车的商贩。
“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拉货,每次拉个3000斤左右,今年蛤蜊的批发价比去年便宜了6毛钱,目前的价格是4元一斤。”采购商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批发后经过挑选再送到农贸市场,价格基本能翻番。”
据了解,胶州湾的水质、水流和水量极其适合蛤蜊繁殖生长。养殖户王先生告诉记者,红岛蛤蜊一般在三月份撒苗,第二年三月份前后就可以收获,这里产出的蛤蜊尤其肥美鲜甜,深得青岛市民们的追捧,价格也比其他产地的高一些。
连日来,随着寒潮的不断来袭,天气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冷,随着海水的变凉,蛤蜊的肉质也紧实肥美起来。“我们家现在有3条船,一天能拉回5万斤左右。”蛤蜊养殖户王先生介绍,由于现在天冷,拉蛤蜊的船一般凌晨四点左右出海,上午七八点就开始陆续上岸装车,拉往附近的农贸市场,来拉货的批发商都是上千斤的买,5万斤蛤蜊不到10点就卖光了,销量很好。
王先生做蛤蜊养殖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于他来说,蛤蜊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红岛渔民们生活的希望。除了大风大浪的天气,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在凌晨出海,忙碌六七个小时,把最新鲜的蛤蜊带回岸边,送到市民们的餐桌上,市民们获得了美味,他们也获得了报酬。王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家现在有三条船,我打算过完年再添两条船,我也希望2024年我们都能平平安安的,身体健康,能赚更多的钱。”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苏昱如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