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曲欣萍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年终岁末,青岛“三民”之约,再度如期而至。
12月16日,2023年青岛市政府部门“三民”活动正式启动。2天时间里,38个政府部门将以“公开云述职”+“局长访谈”的形式进行述职,3500名市民代表将全程听取述职报告并进行评议。
青岛与市民的这场“双向奔赴”15年来从未间断,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初心永不改,民之所愿,政之必达。
从一场场报告里,一次次回应中,一句句坚定又真诚的话语间,我们看到,这一年,青岛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不断为城市注入新动能,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狠抓大项目落地,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青岛在步履铿锵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绘就民生图景,用身边实实在在的新变化、新气象,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的更多善意和温暖,正是这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整座城市凝神聚力,共同奏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述职经济发展“步履不停”
“三民”活动中,青岛政府各个部门带着他们一年以来的新内容、新成绩向人民汇报,为2023年的结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济发展”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核”保障。
今年以来,青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聚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以更大力度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从一组组数据中,我们能看到这座城市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势能:
根据市发展改革委的述职报告,前三季度,青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69.11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持平全省,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
市工信局数据显示,青岛市连续三年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卡奥斯连续五年问鼎全国“双跨”平台榜首。
市科技局在报告中表示,青岛连续三年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十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2023》榜单中,青岛由全球第34位升至第23位,是近四年国内位次跃升最快城市。
市民营经济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专精特新”全面起势,新增50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8家“小巨人”企业。新认定雏鹰企业297家,瞪羚企业117家。举办第五届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培育独角兽企业14家,位居全国第五、北方第二。
压茬推进,青岛发展的齿轮持续转动,新动能奔涌,生生不息。
见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一座城市的更新发展,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是青岛市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随着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群众身边的更新改造工程不断加快,我们看到,青岛正逐渐拉伸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蝶变中”的青岛充满活力。
在“三民”述职报告中,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有力有序地快速推进,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述职报告显示,胶州湾第二隧道施工进展顺利,重庆路快速路即将实现“当年开工、当年通车”,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金家岭立交、辽阳路快速路地道实现通车;唐山路快速路和山东路—鞍山路立交开工建设,开工32条、打通24条未贯通道路。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显示,全市低效片区累计腾空土地6.6万亩,开发利用2.1万亩,为城市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了宝贵空间。张村河两岸区域内12个社区征迁全部完成,6个安置区实现开工建设,全市最大的城中村破茧新生。
随着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一个个山头公园崭新开放,交通道路的不断拓宽通车、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提升,让这座城市绽放活力,也持续推动着文旅消费的高质量发展。
市文旅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市文化娱乐业、限上住宿业分别增长33%、33.7%,分别高于全省12.5、2.7个百分点;预计接待游客1.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06.5亿元。新开通奥帆中心—海底世界等2条海上旅游航线,成为观光热点,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营业收入1.1亿元。
一个个汇报数据,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奋斗历程,见证着青岛的实干能力,也是各政府部门每年站在“三民”话筒前的底气。
守住市民“心之所向”
“三民”活动是青岛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这本身就是政民沟通的一个完整闭环,青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极大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农业是民生之本,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青岛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打造绿色增粮“青岛场景”,带动全年粮食面积720.2万亩,夏粮、秋粮生产双获丰收,预计全市全年粮食总产量316万吨以上。各类重要农产品全面、综合、均衡供给水平持续领先全国同类城市。
市民政局全力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今年1-11月份,全市确定城乡低保对象7.8万人、城乡特困人员1.3万人,临时救助困难居民2万人次,按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9.8亿元。
市医保局数据显示,全市医保基金支出249亿元,保障了8628万人次就医购药结算;努力保障国家谈判药品买得到、报得了,共支出11.1亿元,保障118万人次用上救命救急的国谈药。
在民生保障方面,青岛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的实事,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青岛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三民”述职的是工作成果,留下的是民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一年一度的政民之约,让每一位市民都见证了,从高瞻远瞩的城市布局,再到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青岛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城市正稳步走来,铺展开一幅“城市向新、生活向美”的新画卷。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曲欣萍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