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上合特色”金融举措实施 赋能上合示范区高水平开放

2023-02-09 21:06: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曹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曹森 通讯员 姜方梅 王珊 青岛报道

2月9日,金融支持上合新区政策发布仪式暨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宣介《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增供给 抓创新 促融通 打造上合新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保障,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合作。

记者了解到,《意见》围绕拓宽建设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等5个方面,共推出23条金融政策举措,与以往相比,具有创新性更强、精准度更高、集成度更广等特点,将进一步优化金融配置、扩大金融开放创新,促进上合示范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意见》提到的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欧亚班列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跨境融资便利化、数字人民币等多项政策举措为走在全国前列的试点,支持建设的‘信用上合’更是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首个跨境征信服务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国际收支处副处长刘翠丽介绍道。另外,为满足上合组织国家人员入境用汇便利,《意见》还鼓励各银行机构在上合示范区建立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小币种货币兑换特色窗口,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在上合示范区设立外币代兑机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等。

针对企业反馈的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往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聚焦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此次发布的23条政策举措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应对“解题”。如为缓解物流货代和进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难题,《意见》提出,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欧亚班列“齐鲁号”应用场景推出信用贷、运费贷、仓单贷等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实现信息查验、融资放款一体化线上办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意见》鼓励各银行机构围绕丝路电商、公共海外仓、“产业带+跨境电商”等具有上合特色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供配套金融服务,进一步促进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同时,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上合示范区企业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试点范围,为试点企业扩大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货物进出口及开展航运、报税维修等服务贸易提供资金汇兑和汇划便利。

集成度更广也是23条政策举措的亮点之一。《意见》结合目前金融领域有关创新试点政策,对跨境人民币、征信、汇率避险等金融业务进行集成式优化,强化金融与产业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政策举措效能,助力上合示范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些金融政策举措在国际物流、跨境交易、信用保险等各个业务环节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支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为我们发展上合特色的贸易产业提供有力保障。”传化上合(青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文表示。

根据《方案》,上合新区将通过引进多业态金融产业、创新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强化资本市场经营等17项重点任务,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金融体系,重点推动深化跨境跨区域金融合作,深入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双链”金融,全面提升上合新区金融国际化水平,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仪式上,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与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助力上合示范区建设。活动现场还为2022年度服务上合示范区金融创新创意大赛获奖案例颁奖。

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同步启动,将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特色化人民币融资、国际结算及人民币清算业务等一站式服务。

“我们将结合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需求,持续强化金融政策保障,多维度激发金融赋能整体质效,积极推动金融领域高能级制度创新,搭建高水准金融体系,促进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完善金融生态、提升金融实力,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动能。”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林长华表示。


初审编辑:曹森

责任编辑:李佳宁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