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 标题 图文
  • 调查:56.1%受访者认为“网红”对青少年影响负面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近来,国内互联网上的“网红”更多指的是一些为了出名不惜整容和炒作、快速消费自己的年轻人。他们在网上被热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有人指出,国外网友追捧的“网红”,多是凭一己之力影响社会的人。你怎么看“网[详细]

    01-29 17:11中国青年报
  • 教育时评:禁止男女生同桌吃饭一下回到中世纪

    没有真正的性教育,不以开放的姿态向学生传授生理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一旦出现真正的“意外”,学生就全无应对能力,酿成悲剧也就在所难免。 [详细]

    01-29 17:16中国青年报
  • 年味越来越浓 “红包雨”来了 你准备好开抢了吗?

    咻咻咻……时间追不上白马,年味越来越重,而全国上下也染上了抢红包的消遣。从跨年夜开始,红包大战已经在互联网上飞了好一阵子了,上周百度钱包公布了春节红包计划,这意味着2016年春节“红包大战”,将不再是阿里和腾讯的“双雄会”,而是BAT之间的“三国杀”。毫无[详细]

    01-28 15:19扬子晚报
  • 家长微信群发红包 老师到底该不该抢

    王老师(化名)是成都某高校的一位教授。虽然微信红包流行了很久,但因为自己并不善于用智能手机,微信也不常用,所以直到最近才发现微信居然还有“发红包”这样一项功能。 [详细]

    01-28 15:15成都商报
  • 有一种冷,叫作妈妈觉得我特别冷 支招巧过冬

    前两天,深圳经历了本世纪最冷的寒潮,有人为了洗个热水澡,命都搭上了。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寒潮已致54名市民煤气中毒(4人死亡,包括一名孕妇),其中西乡母子3人洗澡时中毒,两个孩子分别才1岁和7岁。寒潮还导致儿童呼吸疾病频发,医院的门诊比平时多了3[详细]

    01-27 13:07广州日报
  • "二孩一代"来了 听北京市政协委员如何支招"入园难"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大城市将面临出生人口增加的压力。“公办园数量少、太难进;私立园收费高、伙食差……”在一些网民看来,给孩子选个合适的幼儿园特别难。 [详细]

    01-27 13:06新华社
  • 视力不良向学前阶段发展

    近日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委联合发布的《2014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视力低下、肥胖和龋齿仍然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年级“小豆包”出现视力不良的比例竟然达到了三成,甚至还有向幼儿园下移的趋势。对此,北京市各区纷纷采取措施[详细]

    01-19 16:28京华时报
  • 想生二孩,如何搞定大宝?专家支招:三步搞定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想再给你添一个弟弟或妹妹,来跟你商量,你会说些什么?”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天河区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中,一道语文实践题与时俱进地考起了二孩政策。孩子们各种劝父母别生二孩的答案让人忍俊不禁。然而,事实并非有趣那么简单。专家介绍,在广州[详细]

    01-19 16:20广州日报
  • 幼儿玩“旋转气囊”跌伤商家和另一家长共赔7万

    今年5岁的小雨(化名)在一商店玩旋转气囊时,因手动旋转速度过快被甩出跌伤,造成10级伤残。记者昨日获悉,帮小雨推气囊的另一孩子家长王某及商店被怀柔法院判处赔偿小雨残疾赔偿金等共7.7万余元。 [详细]

    01-18 14:59京华时报
  • 幼儿入学限制放不开,根在功利教育观

    要让“弹性入学”变得可行,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实行多元评价。只改局部而不针对系统性问题进行改革,很难起到多大效果。 [详细]

    01-18 14:49京华时报
  • 另类“晒娃”: 孩子“搞笑”种种 绘成成长一页

    傍晚广场遛娃,偶遇可乐哥哥,泡妹大声招呼:“我们一起玩吧,我今天不打你。”可乐热络回应:“好啊。” [详细]

    01-12 16:47扬子晚报
  • 培养孩子,父母不仅需要爱还需要智慧

    [详细]

    01-12 16:39人民网
  • 小朋友眼中的"低头族"父母:我爸可懒了,玩手机逃避劳动

    前不久,重庆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写了一篇名为《爸爸看手机》的作文,直陈自己的父亲是一名“低头族”。一位北京女子发现自己银行账户异常后向警方报案,结果却是自己儿子用手机发出了巨额微信红包。元旦前夕,浙江28岁的王某边玩手机边在河边走路,不慎坠入河中,留下未[详细]

    01-05 17:09北京晚报
  • 说说找工作那些事:女生就业,为啥这么难?

    “现在放开二孩政策了,以后哪个单位还要女生啊?”听到屋内两名大夫在讨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小陈的心里咯噔一声,心想这次求职也许又会败在“临门一脚”。 [详细]

    01-05 17:03人民日报
  • 别让错误的教育伤了孩子

    日前,大同市浑源县的一所中学里,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班主任老师将左腿踢骨折。事件让人唏嘘之处,恐怕还不仅仅在于学生“轻伤二级”、老师被刑拘的双输结果,其背后透露出的教育者的无能,才是更让人喟叹忧心的所在。 [详细]

    12-25 16:01山西晚报
  • 话题关注:家长群发红包,老师该不该“抢”?

    年轻妈妈李扬是家委会的成员,在自己组建的家委会微信群里数她最活跃,在群里发红包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可是最近,李扬有些纳闷:每次发了红包,有的老师明明在线也不会去抢,难道是在躲避收礼之嫌? [详细]

    12-24 16:15华西都市报
  • 老太被吐槽太爱占便宜 每天带孙女超市免费试吃

    如今,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繁忙,将“带孩子”的任务交给家里的老人。今年30岁的窦英将女儿灵灵交由婆子妈带,没想到婆子妈竟每天带灵灵到处捡便宜,连幼儿园的老师也打电话来投诉…… [详细]

    12-24 16:08华龙网
  • 教育思考:百般纠结OR强烈建议 谁最需要二孩儿

    自打全面放开二孩儿政策笃笃实实从传闻落地成真,有关要不要二孩儿生不生二孩儿的话题,隔三差五就会在各种平台以各种方式冒个泡泡。有夫妇自己百般纠结到底生还是不生的,有双方老人一方强烈催生一方建议不生的,有家中大孩儿顽强抵制坚决不让生的。 [详细]

    12-21 15:12北京晚报
  • “金字招牌”要挤水分 “挂证族”日子不好过了

    “以前挂一年最少也有6000多块,现在也就2000块。”山东德州的小祁吐槽说,他是传说中的“挂证族”一员,三年前考下了国家二级建造师证书,并“出租”给建筑企业,受行业不景气和国家整顿资格证书等因素影响,今年“租金”大幅下降,这让他有些郁闷,对准备多时的一级[详细]

    12-21 15:06人民网
  • 爸妈不爱我了?迎接弟弟妹妹,孩子需要哪些准备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既委屈又措辞强硬地“要挟”想要二胎的妈妈:“我把话撂这儿,你要敢生二胎,我就等你们都睡了拿钱打车跑出去,直到饿死!”妈妈问:“你为啥不能活了?”儿子说:“你们把给我的爱分给弟弟妹妹了,就不爱我了。你要敢生,我就[详细]

    12-18 16:40中国教育报
  • 老大的烦恼别忽视 父母如何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

    弟弟出生后,感情失落的小姐姐闷闷不乐,在老师的开导下走出烦恼……12月4日,由江苏省文明办、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2015年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汇报演出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6所中小学的师生以改编自学习和生活的优秀剧目,展示了孩子们的[详细]

    12-18 16:38中国教育报
  • 对“花钱求及格”的学生不能止于怒斥

    日前,有媒体报道,网传一封名为大连某大学唐斌老师致所有学生的一封信,信中介绍,唐老师接到一个女学生的电话,对方请求他接受钱款以便让其及格。唐老师怒斥:“这位女同学,你为什么这么自私地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践踏我的自尊?” [详细]

    12-17 17:01中国教育报
  • 年龄到了就要结婚?适婚青年不断被催婚很无奈

    又到年末了,许多适婚年龄的青年又该为自己的人生大事操心了,毕竟过年单着回家是件挺让人尴尬的事。然而,面对传统的婚姻观念,独立现代的年轻一代不觉间与秉承传统观念的长辈产生了一定观念碰撞:年轻人不愿意像上一代人那样适龄就结婚生子,早早结束单身进入婚姻;[详细]

    12-17 17:00钱江晚报
  • 老人路边歇脚跟丢2岁曾孙 警方15小时解救被拐幼童

    73岁老太带着2岁曾孙女外出游玩,哪知老太就在广场上坐着歇了下脚,曾孙女就跑不见了。近日,重庆丰都警方接到老太太一家的报警后,立即在全城展开搜寻,历时15个小时,终于找回了小女孩,并抓获了带走女孩的犯罪嫌疑人。 [详细]

    12-16 16:57华龙网
  • 留守儿童心灵状况调查:随父母离开而丧失力量

    在新疆打工的父母赶回家发现,刚上小学的儿子已经饿了几天,厨房和卧室许久未打扫,一片狼藉。 [详细]

    12-16 16:55中国青年报
  • 先生娃再就业者:育儿论文难兼顾 非人生赢家

    “现在都说上学时生孩子的好处,但是背后需要付出多少没人知道。我羡慕别人的,别人永远也不会理解。”杨青感叹道,“所以,生孩子不是‘追风’,而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人生大事。”[详细]

    12-15 16:12中国青年报
  • 课外兴趣班选老师拼爱好 为娃兴趣,虎妈“拼”了

    本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儿童中心本月5日至6日进行兴趣班报名,由于名额有限,数百名家长冒着严寒于4日早上就开始在儿童中心大门外排队,并彻夜等候。[详细]

    12-15 15:28北京晚报
  • 小学生写诗感叹周末补习太忙:还不如小树得意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重庆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小涵同学写了一首诗,引起了许多同学和家长的共鸣。诗的名字叫做《没有钥匙的星期天》,小涵告诉记者,自己最近要考钢琴六级,周末除了画画和奥数,中午还要抽时间练钢琴,整个周末都很忙碌。 [详细]

    12-14 14:49央广网
  • 学生写作业普遍熬夜 超三成父母选择“代写”

    一名15岁初中生疑因学业负担重而猝死课堂的事件,再次让学业压力过重的话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达3小时,是全球均数的2倍。学生们因此成了熬夜族,普遍睡眠不足7小时。尽管如此,每天仍有未解决的作业难题,相应地,[详细]

    12-14 14:44中国青年报
  • 拒绝啃老有多难?向“啃老”说不还得多管齐下

    日前,吉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并决定明年5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这并非孤例,在吉林立法对“啃老”说不之前,已有江苏、山东、昆明等多个地方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中,明确了老年[详细]

    12-11 11:07人民日报海外版
  • 英语培训机构近两百学生停课 家长报警

    近日,不少学生家长反映,英语培训机构朗文启智(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朗文启智)“股东跑路”,孩子无法上课,学费难以追回,停课涉及近两百名学生。 [详细]

    12-11 11:05北京青年报
  • 校内减员 校外忙碌 中小学生为何要上很多课外班

    近些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的同时,不少家长在课外为孩子报了兴趣班。对一些孩子来说,课外兴趣班甚至成了“主战场”。近日,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3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7.9%的受访者坦言身边中小学生上课外兴趣班的非常多,46.0%的受访者[详细]

    12-10 16:09中国青年报
  • 小心“隔代育儿”埋下“隔代隐患”

    一位朋友最近煞是苦恼,7岁的女儿无论如何不肯听话,有了小秘密也不愿告诉妈妈,母女之间有了隔阂。再一问,原来孩子从断奶后就养在老家,临近上学了才接到父母身边。其实,诸如此类的“失陪”现象已十分普遍,最近,有媒体调查显示,85.2%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隔代教育[详细]

    12-10 16:06人民网-人民日报
  • 小伙8年“7进宫” 孩子,走出你的“瘾”秘世界?

    如何解除网瘾?目前,佛山全市无专业机构提供戒除网瘾等相关服务,也无相应的心理咨询项目。而早年运行的戒除网瘾项目及机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都处于停止、停办状态。有本地心理咨询师呼吁,网瘾少年需要更多关注,社会应投入更多资源。 [详细]

    12-09 16:45广州日报
  • 行业白皮书:不足两成孩子未参加任何课外辅导

    最新出炉的《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显示,当前,已有超过八成的家长,选择给孩子们报课外辅导班,其中,报一个辅导班的比例是17.06%,报两个辅导班的比例占到26.54%,报3个辅导班的比例为20.85%,3个以上的为18.72%。而仅有16.83%的孩子没有参加[详细]

    12-09 16:44中国青年报
  • 素描大爷一笑露齿 美术考生蒙了:只会画笑不露齿

    美术统考年年“有亮点”,今年的亮点与“笑容”有关。昨天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考点,走出考场的考生吐槽起今年的考题。速写考试中,微笑着交流的男女青年让部分考生“苦笑”,“笑容,画不好啊。”而在素描考试中露出一口“大白牙”的“微笑大爷”更让考生犯晕。 [详细]

    12-08 15:17扬子晚报
  • 五年看变化 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教师工作在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和支撑性作用均得到显著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教师队伍呈现出新面貌。”12月7日,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对过去五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给出评估报告。 [详细]

    12-08 15:16光明日报
  • 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 见招拆招,"逃客"回归课堂

    从热衷于学生活动,到兼职创业谈恋爱,再到受不了教条死板的课程……近年来,学生逃课的理由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从花钱雇人代课到“图选任课老师”,再到发红包点名,“逃”与“反逃”之间的 “师生斗法 ”也越来越白热化。 [详细]

    12-07 14:32中国教育报
  • 大数据描绘大学课堂“隐身人” 为什么会逃离?

    网上一份调研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在大学里逃过课。大学生为什么要做“逃客”?如何把“逃客”请回课堂?……近日,临沂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工商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六所高校联合,针对4527名本科学生和472名教师就以上问题[详细]

    12-07 14:31中国教育报
  • 幼教杨颖:用关爱和创新赢得孩子信任

    14年的幼教工作经历,让丰台第二幼儿园的杨颖老师深深地意识到: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杨颖看来,幼儿教师不仅要充满爱心地关心着孩子们,而且要不断创新课程和活动,与时俱进地给孩子们提供[详细]

    12-02 14:12京华时报
  • 担心娃娃着凉裹上厚衣服?满月男婴裹得太厚不幸夭折

    天冷担心孩子着凉,一件又一件地裹上厚厚的衣服,没想到活活把孩子“热”死了。3天前,来自新洲的1个月大男婴因“捂热综合征”不幸夭折。昨天,市儿童医院急救科副主任医师蔡小芳透露,今年以来医院已经接诊13例“被捂坏”的小婴儿,其中2个丢了命。 [详细]

    12-02 14:11武汉晚报
  • 儿童启蒙的中国味道PK洋餐:欠缺的只是火候和功夫

    一个多月后,当许多人回望如水般流逝的2015年时,想必脑海中一只猴子的记忆挥之不去——孙猴子! [详细]

    11-30 16:53工人日报
  • 调查显示85.2%受访者认为隔代教育现象普遍

    “全面二孩”时代即将到来。两个孩子谁来带,成为众多年轻父母的焦虑点之一。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养育孩子的重担将不可避免地落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隔代教育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公众有什么看法? [详细]

    11-30 16:51中国青年报
  • 家长群成交流平台 “变了味”的家长群如何回归正轨?

    随着微信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里与老师沟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无孔不入,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跑偏了”,也让很多人感到增添了许多烦恼。 [详细]

    11-27 15:46西安晚报
  • 艺术类研究生培养不能只盯“独奏家”

    我国开展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至今已十年,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人才培养中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当前一些艺术类院校沿袭“精品”培养定位,过于追求培养独奏型人才,导致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亟须改变。 [详细]

    11-27 15:39中国教育报
  • 4熊孩子玩刮车,5分钟连刮53辆 应该谁担责?

    近日,深圳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54辆私家车被刮花事件,而始作俑者竟然是4名熊孩子,他们拿着石块把小区里的车辆当成了画板,5分钟内就把小区一半多车辆全刮了。 [详细]

    11-26 15:43广州日报
  • 留守女童面临十大风险

    留守女童在生活、教育、健康、心理等方面与非留守女童存在普遍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这是《中国中西部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中的内容。 [详细]

    11-26 15:41中国青年报
  • 在园幼儿超4000万 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有多远?

    什么时候上幼儿园能不排队求人?什么时候上幼儿园能不交赞助费?什么样的学前教育真正有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宣告一系列利好消息后,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依然强烈,催动着改革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详细]

    11-25 16:34新华网
  • 学前教育处于爬坡关键期

    24日,教育部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周年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学前教育。作为第三方的专题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发布了《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 [详细]

    11-25 16:32人民网-人民日报
  • 辞职刑警力推"预警平台" 6亿多微信用户帮你找孩子

    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微信与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腾讯公益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这是国内第一款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如果家长在平台为孩子建了“防丢档案”,万一孩子失踪,就可以迅速打开微信发布预警。周边的微信用户(“志愿者”)能[详细]

    11-24 11:14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