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94分被骂哭”,家长攀比伤孩子
来源:东方网 2016-02-15 16:34:00
“全班40余名学生里,拿满分有14个,平均分96分,儿子数学成绩虽然考了94分,但拖了班级后腿。”日前,武汉一位小学生家长郑女士,对着数学考了94分的儿子一顿数落,把儿子训哭了。据报道,郑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这次期末考试,语数成绩分别为91分、94分。“刚得知儿子成绩时,觉得这个成绩还不错。谁知道,和几名家长一聊,儿子的数学成绩连中等生都没达到,在平均分以下”,于是她大发雷霆。(2月14日《中国教育报》)
孩子考94分被骂哭,缘于家长之间的不当攀比。一则,家长攀比自己的面子。本来,孩子考94分,已经很不错了,属于A。可是家长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家长在其他家长面前丢了丑,反过来就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给家长争面子,于是怒火中烧。二则,攀比孩子的“起跑线”,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跑”得太快了,把自己家的孩子甩得太远了,担心自己的孩子考上不重点学校,替孩子的前途着急,于是急火攻心,不由分说就骂人。
家长攀比的背后,折射教育“病”了。首先,“以分数论英雄”害死人。尽管素质教育提了N多年,可是遴选学生的机制仍然单一不变——“唯分数论”,达不到分数线就上不了“重点学校”,学生、家长和老师及学校为了学生分数能上去,无不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学生作业之所以多,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其次,义务教育不能均衡发展,分成重点学校、普通学校、职业学校。这种教育资源颁布严重不均的现状不改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升学比例包括考大学的比例也不一样。因为“重点学校”聚集了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硬件设施,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远远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升学率高,考“名校”“重点学校”比例高,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不得不给孩子加压,要求孩子在班上、学校拔尖。
再者,社会培训太滥。在高压政策下,很少有学校敢补课了。但是,社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因此,尽管老师不再组织学生补课了,可是有钱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从小把孩子报培训班,直到考上大学。有的学生由于参加了社会培训班,进行了超前学习,赢了“起跑线”,学习成绩自然“出类拔萃”。一个班平均分96分,不敢说高分学生都参加了培训,但考94分还“拖后腿”,绝对不正常。
所以,不解决选拔杠杆问题,比“起跑线”的大战只会愈演愈烈,孩子则被家长和学校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受尽折磨。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