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尧:善用“团队”力量“科学梦”可以有
来源:新华网 2015-08-28 14:41:00
新华网8月26日电(记者 商亮)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香港举行。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港澳台等34支代表队的300多名青少年、100多名科技辅导员参赛,来自德国等12个国家的58名国际代表参与交流。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为参赛的广大青少年做了一场题为“怎样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的精彩报告,分享了那些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和精神,会后沈祖尧院士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不要小看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多发问、敢于向定式思维挑战
在大赛的科学讲堂上,沈祖尧院士给同学们分享了自身研究的科研领域的发展趋势,他兴致勃勃的讲到“未来的医生”、“未来的药”,这些科学幻想都在部分实现着,并在一点一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科学家,沈祖尧非常关心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不少青少年学习成绩很好,但创新能力、想象力却相对匮乏。”在沈祖尧看来,不一定要到念大学、到念博士才开始开始创新,“可以鼓励青少年多发问,敢于向一些固化和定式的思维发起挑战。”
新时代下科学研究“团队”力量大过个人
“我未来想做科学家!”这也曾是我们儿时的梦想,但当我们长大后,这个“梦”却无疾而终了……当我们长大了,面对一样怀揣“科学梦”的孩子们,应该怎样去引导?“科学梦”真的可以有吗?
沈祖尧院士给孩子们带来了“科学梦”实现的路径,他鼓励青少年:“首先需要有想象力,其次需要有挑战权威的知识和胆识。具备了上述两点,只是成功的一半,最后还要有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因为没有什么发明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百次、千次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失败,才会有最后的成功。”
沈祖尧认为,当今社会和过去的大不同,现在的“发明创造”相比过去多了“团队”要素,“现在的发明、创造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共同努力,很难一个人独立创造、开发出一个庞大的科研成果。”沈祖尧微笑着告诉记者,对于现在的青少年而言,想成为“科学家”除了应该具备IQ以外,EQ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能有效地调动团队和合作的力量,一个人很难有机会把一些有天赋的人连接在一起,并取得成果了。”
当“科学”遇到“人文”:读书是吸收知识养分的好方法
在沈祖尧看来,“科学”和“人文”不但不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用“医学”来举例:一个医生应该对人文和科学同样重视;单有技术而不懂人性,一定不是一个好医生;单有人文而没有技术,那也糟糕。“假如医生只懂科学,只知道怎样去做一台新的手术,怎样去发明一种新药,不懂怎样和病人沟通,最终还是不会准确了解病人的变化以及治疗本身的效果,因为最终医生还是要面对病人的。科学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身为一名具备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沈祖尧也说出了自己对于“读书”的焦虑——“孩子们还是读书不够”。
在沈祖尧看来,读书是吸收知识养分的好方法,即使是和本专业无关的书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很多重要的发明、很多重要的发展,其实是把另外一些领域的东西拿来应用在你的领域里面。”因此,读书可以帮助学习者链接不同的学习领域,做到触类旁通。他说,“我们人生就好象把一点一点联起来的话,那你就编了一个很漂亮的童话。”
沈校长的“另一种踢法”:渊博学者妙手仁心
通过和沈祖尧院士的对话,是不是也颠覆了你心目中“科学家”的形象?原来科学家们并不是只知道整天围着实验室打转。当“科学家”成为大学校长,人文和科学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作为校长,他曾如此解释自己的转型:“人生就如一场球赛,我愿意用我的下半场,尝试另一种踢法。”在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这些年里,不仅沈祖尧在成长,他所掌舵的这所大学之船也在跟随着他不断前行。沈祖尧曾在毕业典礼中给同学们有过这样的寄语,“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以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大学不可能是排名榜的盲目追随者,更不可以被视为推动生产总值的引擎。而要判断一所大学的价值,也不是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的,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据。”因此,沈祖尧在2010年掌舵香港中文大学之时,就对“大学”的定位及“校长”的自身职位有了清晰的认知。在他的带领下,中大有很多书院都有“最后一年”的制度,此外在课程之外,还有“企业训练”:学校会提供空间及支持,助力学子进行科研……
纽曼枢机曾经这样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
当“大学”遇到“科学家”迸发出无限火花,当“科学家”遇到“大学校长”,科学和人文也将推动着香港中文大学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