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随着2020年12月3日,青岛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实施捐献,青岛市造血干细捐献数量和入库志愿者数量均具山东省第一的成绩,再为青岛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添一份厚重。
“在青岛,其实不仅有在困难中伸出援助之手的微尘,也有捐献器官送出‘生命礼物’的九月天使,还有连续25年12次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荣誉……”青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建中说,红十字的“人道 博爱 奉献”精神一直氤氲在我们身边,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签下的是100份“生命契约”的承诺,送出的是100颗“生命火种”的真情,架起的是100个“血脉相连”的桥梁。带着青岛人的“爱心汇聚 血脉相连”的祝福出发,让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100名因白血病而生命垂危的陌生患者,见到希望的光芒。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什么?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系统重症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从本世纪初期开始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血液病,在此领域的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较多,造血干细胞供者绝大多数需要在非血亲人群中寻找,配型相合的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就是要汇聚更多人,来将这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变为现实。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已有288.5万余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10531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91539名患者申请过查询。
王建中介绍,青岛市红十字会始终把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把捐献工作作为体现党和政府关爱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地位来抓,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将其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努力把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打造成我市红十字服务品牌。早在2002年8月青岛市组织配型实验室通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关专家认定,青岛市成为唯一一个建立实验室的计划单列城市。组织配型实验室的成立为造血干细胞血样的采集、检测,捐献者资料入库等工作带来方便。2003年1月20日,经省红十字会批准,青岛市建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山东省分库青岛市服务中心”。
从入库志愿者到实际捐献成功,是一个环环相扣、严谨细致的工作过程,包括初筛、再动员、高分辨、体检、欢送、捐献、欢迎、回访等。青岛市红十字会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规范,与各区市红十字会协调互动,把每一例捐献者都作为青岛市的首例捐献者,通过细致温暖的服务充分表达对捐献者的尊重。初筛和再动员工作由市红十字会和各区市红十字会确定专人负责进行一对一对接,在限时内第一时间完成。高分辨、体检过程中专门联系VIP通道,市级和区级红十字会专人陪同,对捐献志愿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答复。
青岛的捐献者们是谁?
从2004年2月,青岛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谢振华成功挽救一名河北小伙的生命开始,到今年12月3日成功实施捐献采集的青岛第100例捐献者马广涛,16年以来,青岛市已为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血液病患者奉献了100份“生命血脉”。据统计,青岛的这100位捐献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医护人员、公务员、教师、警察、公司高管、普通职员、大学生、个体私营者、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社会职业。
每一例背后都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故事里有全国第一例护士捐献者谢振华,山东省第一个会计捐献者王安正,山东第一例母亲捐献者李梅,全国红十字医院中第一个医生捐献者郑强,全国第一例一人救两名血液病儿童的王腾飞,全国第一例宗教界捐献者寂通法师……2011年7月,我市第38例捐献者王莉莉到北京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捐给一名13岁韩国白血病小男孩,受到韩国驻青领事点赞;青岛第11例捐献者周淑玉,她在为自己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儿治病过程中,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志愿者,“幸运”地和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尽管年龄已经比较大,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捐献的决定,她说因为知道白血病患者母亲的心情……
王建中介绍,到目前,青岛市共有3.275万余名志愿者资料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供需要的患者检索配型。这3万多颗“红心”在随时准备着,等待来自生命那“血脉相连”的召唤。他们同时也是大众了解认识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的又一个窗口。
这份爱心怎样传承?
青岛市红十字会严把入库质量关,制定并遵循入库前清晰了解、“静思期”深思熟虑、入库后定期回访等规范操作,以细致周到服务鼓励捐献者积极性。在捐献者完成捐献后一个月、半年、一年分别对他们进行随访和体检,动态了解捐献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落实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享受三免政策,青岛西海岸新区、莱西市、平度市还出台地方政策,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纳入当地“见义勇为”表彰。青岛多位捐献者也获得过“山东好人”“十大杰出青年”“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等荣誉。
青岛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崔恩良成功实施捐献后,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城运集团联合将崔恩良驾驶的26路公交车命名为“恩良号”,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辆捐献造血干细胞主题公交车,并在车厢中设立“髓”缘大爱宣传岗,致力于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捐献者“三免”政策。包括崔恩良在内的33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近150名公交车驾驶员担负起“髓”缘大爱志愿宣传员的职责,以亲身经历感召市民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AED设备和急救箱,并为司乘人员进行了专业急救知识培训,使得志愿者爱心宣传的同时拓展服务,能够为广大乘客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交车司机,开上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车,这是职业生涯中最高的荣誉。 ”崔恩良这样对记者说。
王建中介绍,青岛市各区市红十字会等组织也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其中,市北区通过市北区红十字志愿者微信群、市北政务网等载体,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三免政策”宣传;崂山区红十字会发挥网络作用,通过博客、微信等发布捐献情况,借助小咖秀“一直播”平台,在全省首次开创了现场直播捐献过程的先例,让全社会参与到捐献过程;胶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浩博,是青岛市首例红十字干部直系亲属捐献者,胶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维芸经常和儿子孙浩博一起做公益宣传,现身说法详细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打消大家的疑虑,更具有说服力;李沧区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展板、发放宣传彩页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机关单位电子屏幕在区政府就餐时间循环播放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的过程,让更多的机关干部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和宣传员……
另外,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坚持为每例捐献者出发欢送以及欢迎捐献者成功归来。
延伸:
推动红十字公益文化融入城市
王建中介绍,“九月天使”品牌近年作为青岛市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事业和青岛大爱城市精神的象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九月天使雕塑成为“发现青岛”岛城新地标网红打卡地,彰显了城市温度。
作为大爱精神的延伸系列,青岛市红十字会在深化拓展“九月天使”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为延伸思路,与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等单位密切沟通,以将宣传城市大爱与助力城市社区微更新相融合、创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精品工程为思路,组织爱心艺术家专题征集、设计主题艺术作品,最终确定“爱心汇聚”公共艺术作品选址西海岸新区并命名青岛爱心广场,确定为全市微景观改造精品工程,推动红十字公益文化融入城市社区,提升城市大爱品质。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孙启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