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以医联体为载体 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来源:大众网 2015-03-19 18:32:00
大众网青岛3月19日讯(记者 王永强 见习记者 刘梅)2014年,青岛市启动了医联体建设工作,在管理模式、工作流程、运行机制和医保支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医联体为载体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已初见成效。
2014年青岛卫计委分别出台了《青岛市区域医疗联合体推进方案》和《青岛市加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规划了三级综合医院牵头的片区化建设格局。同时,分别选定了城区2家三甲医院试点紧密型、半紧密型医联体建设,选定了郊区2家区市人民医院试点县镇村一体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利用1年的时间,围绕六部分试点内容,协同推进“医联体资源优化配置和分级诊疗服务模式”试点工作,为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积累经验、探索机制。
依托“一个载体”,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将医联体建设作为新型医疗资源配置方式,整合了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作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工作载体,合理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诊疗的医疗服务模式。在胶州市设立了试点,试点以来,卫生院门诊、住院服务量分别增长20%、15%以上,体系内下转人次占上转人次约50%,双向转诊机制逐渐成熟。
创新“二项突破”,落实分级诊疗服务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医保的支付调控作用非常重要,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我市在紧密型医联体试点过程中,在医保支付、医师资格等两个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在医保支付方面,将医联体作为决算主体,打包支付给龙头医院统筹管理,对严格执行分级诊疗、逐级转诊的患者,对下转康复护理的患者在起付线方面给予医保支付优惠。在医师资格管理方面,试点推行了医师多点执业、医保服务医师资格双备案制度,解除了医联体内医师执业的后顾之忧,有效推进了双向转诊工作落实,特别是从上向下转诊增幅明显,初步缓解了大医院住院难问题。试点以来,盐工医院肿瘤专业从管理、技术上同步提升,已上转病人51人次,下转病人32人次,远程、紧急会诊15人次。
执行“三级联动”,探索多层级管理机制
建立医联体建设“三级联动”机制,即市卫生计生、人社和财政三部门牵头管理,三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密切协作,探索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种形式医联体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紧密型医联体6个,半紧密型医联体6个,松散型医联体15个。其中,市立医院与城阳区人民医院试点的以学科建设为纽带的紧密型医联体成效明显,以日均30余名派驻专家全面参与城阳区医院门诊、病房和手术的方式,使得该院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当地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一流专家的服务。
推行“五个统一”,健全医联体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用“标准化的管理提升机制、稳定的业务指导扶持机制、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安全共享的信息管理机制、全程连续的健康管理机制”五个统一机制来规范和完善医联体内部管理。目前,在全市医联体内共派出管理与财务人员127人、业务骨干433人次,进修452人次,双向转诊407人次,其中下转165人次。
规划“六大片区”,发挥三级公立医院引领作用
在试点解决看病难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区六家三级综合医院的管理与技术优势、行业引领作用,采取划片分区的做法。将市区三甲综合医院与农村区市进行结对联动,提升郊区医联体管理与服务水平。其中,妇儿、传染、精神和口腔等三级专科医院不受规划限制,面向全市进行专科医联体建设。
2015年青岛将继续以医联体为载体、以病人为中心推进与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左右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责任编辑:王永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