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阳
大众网记者 郑阳 通讯员 谢小真 青岛报道
9月1日,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六名严重骨关节病患者,在顺利完成骨关节置换术后,安然踏上返乡之路。至此,青岛市市立医院已为五批共31名藏族同胞实施了骨关节置换手术,以卓越的医疗技术与深切的人文关怀,为构建健康中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让远道而来的同胞有“家”的感觉
此次来青的六名藏胞主要为农牧民,关节严重变形,严重者无法站立行走,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鉴于当地医疗环境与设施的局限性,援藏医疗队在赴藏工作期间对藏胞进行了逐一评估,制定了来青手术治疗计划。
为确保患者能够尽快适应青岛的环境,东院外科党总支、医务部、护理部、后勤管理等部门提前筹谋、密切协作,统筹协调藏胞在院期间的生活及治疗,部署床位计划,配备适合藏族同胞口味及营养需求的餐食,让藏胞患者的住院生活更加温馨惬意。
多学科携手全程护航藏胞健康
8月20日,在医院援藏医疗队队员、本部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方明的带领下,六名藏胞飞越4000余公里抵达青岛。入院后,经绿色通道当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鉴于藏胞患者多数存在膝关节严重畸形、股骨及胫骨关节面高度丢失、骨缺损大、关节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手术难度极大。术前,医务部组织骨关节外科、麻醉手术科、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等专业进行了多学科会诊。MDT团队经过分析讨论,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术前规划,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了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及康复方案。
同时开台+加速康复,大步走在高原上
8月22日,党委书记、总院长、骨科专家于腾波率领东院骨关节外科主任戴世友、副主任马振华组成三支精锐团队,在麻醉手术科的全程护航下,同步为藏胞实施全膝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等六台手术。
术后,东院骨关节外科护理团队给予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早介入及数字人视频宣教,藏胞患者术后当日即可功能锻炼,次日便能下地站立行走。
62岁的琼娃是一位藏族孤寡老人,这一次是在远方亲属的陪同下万里求医,她也是此次来青手术的藏胞中病情最为复杂严重的。变形的双腿让老人举步维艰,生活的希望早已被磨灭。当她憧憬着手术后再次回到高原上的崭新生活,“大步走在高原的阳光下”的梦想即将成真,老人双手合十泪水涟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医”如既往,让格桑花开遍生命绿洲
受高原地理气候等条件影响,骨关节病是日喀则当地常见的高原疾病,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很多藏族同胞无法及时得到治疗,严重影响了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
为解决当地患者因关节疾病而承受的痛苦,多年来,市立医院始终将医疗援助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23年9月,医院与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启动了“高原疾病救治项目”。多次“高原疾病”救治项目的顺利开展,累计为三十余名藏胞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不仅彰显了医院在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上的卓越实力,也为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青藏高原的广袤大地上,青岛市市立医院与西藏当地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推动藏族聚居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鲁藏一家亲 共圆健康梦”的动人篇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阳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