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立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3-11-27 10:03: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记者 孙凤鸣 通讯员 刘芳 青岛报道

  从预约诊疗到院前准备,从护士上门到送药到家,从“指尖挂号”到“云端影像”……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一项项改善医疗服务新举措,让患者体验到服务升级带来的便捷和舒心。

  要看上病、看好病、舒心看病,尤其对于患有疑难复杂疾病的患者来说,更为急需和迫切。过去,如果患者的疾病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往往要跑好几个科室,患者就诊既费时又费力。针对这一“痛点”,青岛市市立医院开始设立多学科联合门诊,完善多学科诊疗制度,扩展多学科诊疗覆盖的专科和病种,让疑难复杂病患,真正实现“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患者不动医师动”的多学科诊疗服务。

  在患者一次就诊过程中,由各学科主任牵头组成资深“专家团”共同接诊,“一站式”解决患者因疾病复杂而奔波于各专业门诊的烦恼,大大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以患者为中心 满意度“升”上去

  “幸亏之前在市立医院约了多学科门诊,专家团队给了我全面、权威的解答,对于是否手术,我曾在当地多家医院来回奔波了多个科室,一直都没下定决心。”近日,来自潍坊的49岁陈女士复诊时,对市立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连连称赞。

  原来,去年3月,陈女士在检查中发现肺部出现小结节,在外院多次就诊后被告知有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也可以再等等。这样不确定的答复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随后她慕名预约了青岛市市立医院肺小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期间,多学科门诊服务人员多次与患者联系,指导患者准备历史病历及检验检查结果,真正实现了“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信息化服务。在患者来医院前,专家已经根据患者提供的历史病历及检验检查结果,进行了专题讨论,对患者病情已了如指掌。患者来院进行在肺小结节联合门诊,专家们根据患者过去三年的病历及影像资料向患者进行了仔细分析讲解,并对患者病情发展给予详细的解释。根据专家们的专业判断,认为患者的肺小结节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随访即可。听到这个诊疗意见,陈女士当即流下了欣喜与感激的泪水,并向参与会诊的各位专家深深地鞠躬致谢。

  相关专业的专家联合会诊,共同为陈女士准确诊断,不仅避免了因误诊而面临开刀的痛苦,更能设计最适合她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安心诊疗。

  市立医院本部门诊部主任刘杰表示,陈女士只是众多经肺小结节团队会诊的患者之一,“常常有患者觉得呼吸不顺畅、老咳嗽,以为病情很轻,来看呼吸科门诊,结果一做检查,发现肺部有结节,而且比较严重,可能是恶性的。这时候根据患者的意愿,如果同意进行多学科联合的诊断,我们会建议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科参与进来,让病人无需多个科室东奔西走,确保患者尽快得到明确诊断,尽早对病情进行干预”刘杰介绍,多年来,有很多经过会诊排除恶性肿瘤的患者,也有很多患者在早期得到及时诊断、早治疗,也有肺结节病的罕见病患者在这里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促进了疑难复杂病诊治的科学化、规范化,让在多个专科间辗转无法解决问题的患者获得“一站式”诊疗服务。

  依托创新模式 医疗服务质量“提”起来

  “没想到,前段时间的骨折、泌尿系结石,都是这个病引起的。这个多学科综合门诊联手看病真靠谱。”“患者不动医生动,没想到好几位专家可以同时来给我看诊,不用我再到处去挂号,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友好了!”

  多学科联合门诊:在患者一次就诊过程中,由各学科主任牵头组成资深“专家团”共同接诊,采取三固定原则(固定专家、固定场所、固定地点),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患者提出的每个疑惑都进行最详尽、权威地解答,明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大大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为方便患者自行预约,市立医院在微信公众号、服务号上开放“多学科联合门诊”预约路径,患者可自行预约并上传诊疗资料,医院多学科会诊中心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并协调会诊事宜。对不方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医院还专设了预约咨询服务电话,保证及时接收并反馈患者的会诊需求。

  青岛市市立医院自2018年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以来,先后开展了胃肠肿瘤联合门诊、妊娠期糖尿病联合门诊、颅内肿瘤联合门诊、疑难脑血管病联合门诊等近50种疾病的多学科综合门诊。

  通过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让疑难疾病、复杂疾病和涉及多系统疾病、多器官疾病的病人实现了一次就诊全面诊疗,享受“一站式”、高质量、高效率的门诊诊疗服务,尽快得到综合性的优化诊疗方案。

  推行“迎前服务”, 人文关怀“暖”心间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都是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立人来说,改善医疗服务永无止境,只有在满足患者需求下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了让疾病更早地发现和治疗,市立医院主动采取“迎前服务”,提前开展病种阳性结果筛查,根据专业科室专家团队确定筛查条件,医院门诊部、病人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筛查,对符合筛查条件的非当前就诊专业病种的阳性结果推送给专科专家进行预审核,并主动与病人取得联系,推荐诊疗建议,避免延误病情。

  “常常有患者在做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因没有症状,以为没事儿或病情很轻,就忽略掉了,结果导致延误病情。等有症状或症状严重了再做检查,发现已经比较严重,或可能是恶性晚期,太可惜了,而青岛市市立医院针对这样的情况,预先进行病种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提醒患者到专科就诊或进行多学科会诊,确保患者尽快得到明确诊断,避免患者延误病情。”刘杰介绍,多年来,有很多患者经过会诊排除了恶性肿瘤;也有很多患者因早期发现,得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致使大病化小,小病化无;也有患者经过多学科联合门诊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有效延缓了病情恶化。

  目前,医院每日对包括肺小结节、脊柱肿瘤、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在内的近50种病种进行筛查,并将陆续扩展到全病种管理。将早筛早防、早诊早治和规范化诊疗送进所有需要的患者家庭中。

  今后,市立医院将不断优化各个专业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不同疾病建立多个协作团队,集中医院优势资源,搭建综合诊疗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一站式诊疗服务,竭尽全力为病人就诊提供最大获益、最好体验。

初审编辑:刘梅

责任编辑:苏昱如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