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放射日】“火眼金睛”探病因,精准影像助力高效诊治——向所有医学影像工作者致敬

2023-11-09 16:08: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郑阳

  大众网记者 郑阳 通讯员 法少丹 青岛报道

  1895年11月8日,威廉.康拉德.伦琴博士发现“X射线”。这一神奇的射线使人类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人类医学进入崭新的时代;也正是这一发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医学影像学,放射影像医学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无限的帮助。

  为了纪念伦琴,将这一天作为放射科医生的节日——“国际放射日”。

  有人说放射科医生是幕后英雄,也有人说放射科医生是隐形天使。他们能文能武,善用各类设备(DR、CT、MRI……)用自己的专业为临床提供帮助。但大众对我们了解却很少,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影像世界。

  影像诊断医师——医疗战场上的“侦察兵”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他们是临床医师的“第三只眼睛”,从一张张黑白影像和一帧帧无声图像中,找出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元凶”,是临床治疗和手术离不开的“GPS”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影像诊断医师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审核每一张片子,在黑白影像中探寻“蛛丝马迹”,精准揪出疾病的“元凶”,撰写诊断报告需要医生结合内科、外科、病理等众多临床知识点,同时了解病人病史,才能给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为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影像技师——医学影像的守门人

  他们贯穿于放射科全流程,熟练运用设备、解决患者诉求、掌握前沿技术、把控图像质量。影像技师从操作室到检查室,扶病人上下床;影像技师一起把病人搬到机床上,他们总能正确引导家属如何更省力且安全地搬运患者。在机器检查过程中,影像技师还需要积极协助受检者调整到适当的体位,并指导其进行呼吸练习,“还是不行,再来一遍”反复穿梭于操作间和检查间之间,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和体位调整,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同时缩短检查过程的时间,提升受检者的整体检查体验。“精准医疗,影像先行;精准影像,技术先行。”好的技师堪称放射科的全能战士。

  现在的放射科医师已经不是“拍片子”、“看片子”的角色,而是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的“全能手”。懂诊断的技师能把技术做得更好,懂技术的医师能把诊断做得更精准,他们相互依赖、协同合作,通过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结合,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平均一天要完成350人左右、700多个部位的检查,核磁共振平均一天完成220个部位的检查,DR拍片室平均一天完成200人左右的检查......除此之外,检查完后的影像经PACS传输至阅片中心,在这里,一位病人的图像需要先后经过2名医师阅片后才能出具正式的影像报告,平均一天下来一个人需要阅片180多个部位的影像检查资料,为了能将当天的片子审阅完,加班阅片已经成了常态。

  科普时间

  为什么已经拍了片子、做了CT还要做磁共振,甚至做了磁共振还让做CT?

  每种检查方式都有它的特点,医生会根据不同病灶安排患者接受不同的检查。

  拍片子,现在叫DR检查(直接数字化摄影):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是骨关节疾病的首选。但由于DR图像是组织重叠成像,对于复杂结构以及肌肉软组织显示不佳,且对微小病变显示能力不足。

  CT检查:克服了DR影像重叠、软组织分辨力不高的缺点,当临床和DR诊断有疑难时,可选用CT作进一步检查,尤其适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当然,CT检查辐射剂量也要高于DR检查。

  MRI(磁共振成像):无辐射,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神经系统、关节和软组织病变的显示较DR和CT更具优势。但是,MRI在肺部病变、超急性期脑出血、骨结构细节等方面不如CT。

  为什么检查几分钟,取报告却要等那么久?

  关于出报告太慢的问题,总有患者不理解为何看个片子、写段文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甚至以为所有诊断报告都是电脑自动生成的,其实这里边大有患者所看不见的“文章”。

  好比最常见的一个胸部CT平扫,就会有数百张乃至数千张的图像,每张图像中所显示的任何一个细小的信息、任何一个细微的病灶都得仔细分析。另外诸如各类三维成像、血管CTA等,在书写报告之前,还需经过图像后处理的过程。当首位医生写完一份报告后,必须由上级医生再次阅片、审核,最终形成正式诊断报告。所以,影像检查的全流程是预约-登记-检查-后处理-胶片排版-初步报告-审核报告-取片、取报告。当然,对于急诊患者,我们会有优先处理流程。

  医学影像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做检查前,首先要看一下自己是否戴了金属物品,如项链、金属手链、戒指、钥匙等,如果佩戴金属物品一定要及时取下来,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2)建议做影像检查时穿棉质衣服,检查中不必紧张,放松心情,按照医生的指挥配合即可,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检查中不要说话,也不要移动,以保证扫描图像质量更高。

  (4)做增强检查需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即在检查前6个小时不能进食和饮水。

  (5)诊疗中严防过度检查辐射,杜绝不必要的检查和重复检查。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患者在实施放射性检查治疗前,应对其非必要的暴露部位(尤其是甲状腺、性腺等关键部位)使用铅衣遮挡。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曝光强度、曝光范围,尽量降低照射条件。

  孕妇或可疑孕妇非必要不进行放射性检查,如因病情需要必须进行放射性检查,应进行书面知情同意。

  科室简介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学科概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是青岛市县域级重点专科,青岛西海岸新区放射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目前全科医务人员共64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10名。科室目前拥有百万元以上的影像学检查设备共18台,256层CT 1台、128层CT 1台,16层CT 3台,移动CT 1台;3.0T MR 1台,1.5T MR 2台;高端DR 4台、移动DR 1台、数字胃肠机2台、骨密度仪1台和乳腺钼钯1台。

  科室目前设立神经影像诊断组、骨肌影像诊断组、心胸乳腺影像诊断组、腹盆影像诊断组、PET-CT组、CT引导下介入治疗组、影像技术组、护理组等亚专业组,学科进一步向精细化发展。科室先后承担了潍坊医学院、齐鲁医药学院、滨海学院、黄海学院等本科影像专业学生带教工作,累计完成30余名。

  科主任:王其军,主任医师。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医学影像中心主任,黄岛区影像质控中心主任,黄岛区影像质控中心专家库主任委员。现任山东省医学会放射科分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影像专委会常委、山东省伦理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老年医学会老年心理健康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市华东医院、上海市华山医院影像中心进修学习,擅长胸腹部疾病影像诊断。在国家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8篇,主持科室新技术项目4项,完成科研课题13项,先后荣获黄岛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黄岛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共计10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11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4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荣获黄岛区劳动模范、黄岛区优秀青年人才、黄岛区拔尖人才、黄岛区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黄岛区十佳青年科技创新能手、青岛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黄岛区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学科带头人:张丹,主任医师,影像中心副主任。1998年起从事CT和MRI诊断工作,至今已25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骨骼肌肉系统级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从业期间,曾到北医三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多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主研及参与完成科研8项,均获奖,以第一主研人完成科研2项,并分别获得一等奖及二等奖。多年来承担承德医学院影像本科的授课任务,2014年被聘为承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带教8名研究生,其中1名学生被评为优秀住培医师、优秀研究生,并取得了国家奖学金。在2017年起担任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影像学组委员。在2018年担任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影像学专家委员会委员。2021年担任了承德市医学会、承德市医师学会第一届运动医学专科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岛市医学会数字医学专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委员。

  编后语:

  每一次成功的治疗,都是从精确的诊断开始,得到治愈的患者都不应忘记,有这样一批幕后工作者——放射科医师,他们对工作的认真、严谨、热忱......

  11月8日,国际放射日,在这一天,让我们了解放射科医生,致敬每一位放射医学工作者。

初审编辑:刘梅

责任编辑:苏昱如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