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之都”崛起青岛西海岸 八大业态全面开业

2018-06-12 17:07:00 来源: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王君莉

  半岛网6月12日消息世界顶级摄影棚、大剧院、博物馆、酒吧街、国际秀场……这里的一切无不散发着“国际化”的气息。从201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影视基地开始建设,到2018年项目八大业态全面开业,4年多来,这个为影视文化而生,为影视文化而起的文化新城,用全新的面貌迎接着世界级的影视公司、机构、人才……

  如今,乘着上合峰会在青岛成功举办之东风,6月13日-17日,上合组织8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的电影代表团、电影艺术家和电影企业代表将参加在青岛举办的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

  据悉,本届电影节将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推动上合国家电影合作交流。期间,将有近60部上合国家的优秀影片参加展映和评奖,由上合各国专业人士组成的12人国际评委会将在为期五天的电影节上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表彰。

  谈及此次电影节的承办地青岛,最早放映影片的中国城市、中国现存最早的商用电影院、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拍摄最早的中国纪录片、中国的第一部有声影片等,无不说明青岛与电影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也拥有良好的电影文化底蕴。

  

  灵山湾影视文化区大剧院和珊瑚贝桥

  2017年11月1日,青岛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这是青岛市面向世界、扩大开放的崭新名片。更是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讲好“青岛故事”、甚至“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国际性舞台。据了解,未来,青岛将把电影及创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青岛“电影之都”的重要载体,青岛西海岸灵山湾,这座崛起的影视新城已经有全面的谋划。今年,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将积极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影视文化消费先行体验区。探索开展国际合作、影视交易试点,打造山东省最大的影视文化消费示范区。在影视产业园全面开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演员之家、动作捕捉棚等专业设施,推动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开工建设。还将以小镇为核心打造特色文化综合体,重点推进总投资480亿元的东方文化、华融文化艺术等6大产业小镇建设。

  一座充满活力、业态丰富的影视文化新城正在青岛灵山湾崛起。据悉,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计划到2020年,每年拍摄制作国内外影视作品超过130部,影视产业总收入达到150亿元,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

  事实上,从张艺谋导演的中美合拍影片《长城》到传奇影业投资的《环太平洋2》,这些从灵山湾“出生”的国际级大片,无不体现了青岛正由“天然摄影棚”变身“重工业电影”拍摄制作地。

  重工业电影是电影工业高度发达的产物,典型代表便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电影制作高度专业化、流程化,制作成本较高,影片全球发行。随着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开发建设,青岛电影产业开始向“重工业”化升级,最具标志性的便是影视产业园的建设运营。

  坐落于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内的影视产业园,拥有国内最大的电影摄影棚集群,摄影棚分成6组,每组包括大、中、小规模的摄影棚和服装、道具、器材加工厂,自成一体。既有全球最大的万米摄影棚,又有世界唯一的固定水下摄影棚,也有配套的置景车间,还拥有一流的后期研发制作中心,可以满足大制作电影的各种需求。可以说,一流的硬件环境是得到好莱坞剧组青睐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门槛”。

  传奇影业总裁托马斯·图尔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影视产业园的建立,让洛杉矶和青岛成为姊妹城市,并成为了传奇影业的根据地,我们未来将在青岛拍摄多部投资巨大的好莱坞电影。”

  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志军在此前采访中谈到:青岛是世界“电影之都”,也是一座电影人才辈出的城市。这些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造影视产业这一板块,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投资了千亿元,打造了一处工业化生产的影视产业基地。

  影视产业园的全面建成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它填补了中国重工业电影产业的空白,必将助力中国电影的发展,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可以预见,“重工业电影产业”将是青岛灵山湾未来发展的核心,也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跻身全球行列的一个巨大契机。

  记者 王君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