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金融资讯 > 青岛银行资讯

建行加快新农村建设领域金融服务创新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11-21 14:54:00

关键词:

  一直以来,建设银行把涉农领域作为优先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把支持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为广大农村客户和农业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积极推进为民富民金融创新,这是作为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自觉肩负起崇高的社会责任。”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如是表示。
  如果说,2008年在新疆首创“小额农户贷款”模式,同年在湖南桃江试点村镇银行,2010年在同业率先创新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并推出全国银行业首张专门为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户设计的银行卡“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北大荒龙卡”,等等作为是建设银行“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心尝试,那么,这之后的系列持续高发的创新态势,无疑已将服务“三农”放在了建行业务规划的突出位置。
  就在2011年,建设银行将“加快新农村建设领域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功能延伸”列入了《中国建设银行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同年还制定《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
  国务院领导、监管部门及社会媒体,均对建设银行服务“三农”给予高度肯定,并非空穴来风。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已形成“创新产品和创新机构”支持“三农”的服务特色,在全国同业中率先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十余个系列产品。2011年、2012年、2013年建行涉农贷款增速分别为39.4%、20.35%、20.45%,均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超额完成监管部门对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对完善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截至2013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6239.18亿元,较年初新增3490.1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240.32亿元,不良率1.30%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建行共支持185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共发起设立村镇银行27家,分布在11个省、直辖市。这一系列的动作和数据,所体现出的支持“三农”的力度和效果使建设银行不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也难。2011年底,建设银行荣获“2011全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年度大奖”的“最佳创新成就奖”和“最佳社会责任奖”。
  该行目前正在努力创新支持涉农业务的做法:创新产品、细分市场、增设机构。比如创新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探索多种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支持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企业+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的发展,扩大小额农户贷款范围;以“合作机构+农户+银行”的三方合作为主要模式,扩大个人支农贷款范围;丰富信贷担保形式,有效支持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涉农信贷业务模式;面向农企和农民工,创新银行卡特色服务等。
  以青岛为例,青岛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农村养殖户、经营业户养殖或加工能力提升,融资需求增长加快。而农村养殖农户贷款难以提供有效抵质押物,无法及时获得融资,制约了农户生产经营的扩大。为有效解决养殖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控制贷款风险,建行青岛市分行逐步探索有效支农贷款模式,拓展个人支农贷款支持领域,于2010年3月起,运用“公司+担保公司+农户”的“双保险”担保贷款模式,面向农村贷款需求发放肉鸡、肉兔、蛋鸡、生猪养殖等各种类个人支农贷款。
  在双保险模式下,公司为农户提供保姆式全程物流管理和跟踪服务的方式,让养殖户在短时间内掌握现代化养殖的管理技术,规避生产经营风险;担保公司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实行监管,代为支付和还款,避免信贷资金挪用确保还款来源,解决后期还贷催收工作;另外引入保险公司,要求借款人根据贷款额度向保险公司投人身意外保险,降低贷款意外风险,真正实现“轻松借贷,无忧生活”。青岛“双保险”农贷,不仅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问题,也保证了贷款风险的可控,极大程度上规避了生产、销售、信用、贷后等风险,对当地养殖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初审编辑:祝新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