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祎明
在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中,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推出一系列金融知识普及内容,助力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保险客户,利用“退保维权”为名实施诈骗,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远离代理退保黑产。
2024年5月,李女士在浏览某平台视频号时,刷到了一个名为“退保维权律师帮帮团”的账号。该视频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挽回损失”,并承诺“专业律师团队保驾护航”。李女士此前购买过一份保险产品,因对条款理解不足,一直对产品感到不满。看到视频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上了对方。对方自称是专业律师,表示可以帮李女士“全额退保”,并承诺“不成功不收费”。李女士被“全额退保”的承诺吸引,便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随后,对方以“需要支付律师服务费”“办理退保手续费”等理由,要求李女士支付一笔“预付款”。李女士在对方的诱导下支付了3000元。几个月后,李女士发现自己的保单已经被退保,但并未收到任何退款或赔偿。与此同时,她还收到了保险公司关于保单失效的通知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
案例启示:
1.提高警惕,核实信息
消费者在遇到类似“全额退保”“专业维权”等宣传时,应第一时间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切勿轻信陌生来源的承诺。
2.保护个人信息
代理退保黑产往往以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为第一步,消费者应妥善保管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重要资料,避免因信息泄露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3.理性看待保险产品
保险产品的设计初衷是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在购买前应充分了解条款内容,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决策。
4.增强法律意识
消费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代理退保黑产的违法性质,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这一案例,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面对“退保维权”等宣传时,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性,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因轻信虚假信息而遭受财产损失和权益侵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郭祎明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