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敢当时评

网络扫黄还须多方发力

来源:中国网   作者:   2014-04-18 08:57:00

关键词: 扫黄行动;手机媒体;发力;网络世界

    打击“黄网”必须多措并举,任何一条腿短,扫黄之路就都难以走得顺畅,最终也难以达到目的地。必须警惕暴风骤雨之后,那些“黄”又重出江湖。

  作者:邓子庆

  日前,国“扫黄打非”办与国家多部门联合启动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正在各地陆续展开。专项行动的开展,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互联网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已经比较泛滥,群众反映强烈;二是政府意识到“黄”这个毒瘤不剜不行,必须有所行动了,而且要重拳出击了。

  还记得2004年6月国家开通了“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后,鼎盛时期日访问量一度高达400万。而今这项工作已经持续10年。期间,2009年年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九部门还曾对整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网络世界中的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现象如今仍然较为严重。这显然给我们提了个醒,即轰轰烈烈的扫黄行动,不能只停留发现几个“黄网”就关几个“黄网”了事。

  说白了,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开展整治互联网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很多“淫草”被乱刀斩掉,但目前“黄网”和扫黄行动已形成拉锯战势态——政府一发力,黄网的数量剧减;风头一过,黄网死灰复燃。正因如此,在笔者看来,网络扫黄行动要取得长效、实效,还至少需要从一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要着力编织依法扫黄之网。有关部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这次打击淫秽黄色网站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加强对有关企业和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更重要的是,立法机关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立法,让打击黄色网站有法可依,建立有效打击网络黄毒的长效机制制度。

  二是借助民间社会的监督力量。平民百姓是“黄网”的主要浏览者、传播者、受害者,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黄网”的监督。令人欣慰的是,多部门在几年就发布《举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奖励办法》,对举报有功人员视不同情况给予物质奖励。事实也证明,这一措施激发了不少人举报“黄网”的热情,甚至产生了一些职业举报黄网人。而在笔者看来,监管部门不仅要继续保持对举报“黄网”有功人员的激励措施,还有必要强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到就算没有奖励,人们对“黄网”也决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社会效果。

  三是要严格“黄网”制造者的帮凶。对于有意无意充当罪恶的同伙人的电信运营机构、网站,务必要发现一个严惩一个,绝不姑息。事实证明,不少正规网站为了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对淫秽色情内容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有的反而为其提供结算上的方便或帮其搞链接、打广告,客观上充当了黄色网站的帮凶与靠山。对于这种正规网站涉黄的,必须严厉处罚,倒逼其增强自我净化意识。

  总之,打击“黄网”必须多措并举,任何一条腿短,扫黄之路就都难以走得顺畅,最终也难以达到目的地。必须警惕暴风骤雨之后,那些“黄”又重出江湖。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岳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