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入狱屡教不改终在青岛落网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 2012-03-29 16:26:00
费三元
骗婚入狱屡教不改 云南老汉青岛落网
大众网青岛3月29日讯 50多岁的李某在1998年因骗婚被判入狱,出狱后的李某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后,因家庭贫困,想给儿子多攒点钱以备结婚,便又重蹈覆辙再次骗婚,自以为有了点经验的他逃到青岛来打工,不想刚来青岛的第一天就被清查旅馆的城阳警方抓获。
好逸恶劳,初试骗婚
李某,55岁,云南人,相貌端正,由于家里比较穷,讨不上媳妇,20岁便跟着老乡出来打工挣钱。由于没有文化,也不愿意干苦力,李某一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便辗转于多个省市。30岁时,李某来到了贵州,并在那里结识了打工的女孩韩某,由于李某长相端正,温柔体贴,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并于次年生下了儿子。可有了家室的李某并没有从此安下心来,仍然懒懒散散,四处打工,四处搬家,顾了上顿不顾下顿。
1998年,李某在广州打工,虽然自己对妻儿的照顾很少,可看着孩子已经十多岁,还很懂事,李某心里也逐渐产生了对妻儿的愧疚。可此时的他也已经四十多岁,更不愿干体力活了。一天,李某听朋友说,给人“介绍”媳妇,能得到不少“介绍费”。这个活儿来钱快,又不用费体力,李某便动了心,开始有意识的寻找“买主”和不谙世道的女子。1998年下半年,李某打听到老家云南云县一四十多岁的老光棍想找老婆,李某便主动联系了家乡那位老光棍跟他谈好价钱并承诺一个月后将媳妇给他送上门。回到自己打工的地点后,李某便开始主动接近工地上新来的女人,尤其是刚从农村出来,没有城市生活经验的女子。李某巧舌如簧,又给人宽厚体贴的感觉,终于一名25岁的大妹子上当了,李某便以为其介绍对象为由,将她骗至云南云县,收到对方9000元“介绍费”,随后便趁女子不注意独自消失了。女子的家人见长时间联系不上,便报了警,李某就此被抓获入狱。
鬼迷心窍,重蹈覆辙
度过几年铁窗生涯的李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012年,李某再次重蹈覆辙。自从出狱后,李某就跟家人搬到了江苏生活,并找了一份工地搬运工的活儿,虽然很累,但也坚持了下来。孩子已经20多岁,早早就退了学打工,虽然也给家里了增添了点收入,可眼见着就到了娶妻的时候,家中还一贫如洗,如何能给孩子找个称心的对象?想到这里,李某不禁又动了骗婚的心思。2012年春节期间,李某带着一家人回云南老家过年,听说邻村一男子一直娶不上媳妇,李某便主动去“说媒”,对方答应如果能给他领回个媳妇,就给他两万块钱的好处费。于是,李某不等春节的气氛淡去,便匆匆回到江苏物色对象,很快,又有一名农村出来打工的妇女上“钩”了,李某也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两万元的好处费。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够“光明磊落”,也意识到了被骗女子的家人可能会报警,李某便留下妻儿独自和几名云南老乡到青岛来打工,没想到却落入了青岛警方的法网。
江苏犯罪,青岛落网
今年来,城阳警方一直在强化开展春季攻势行动,上马派出所尤其加强了对旅馆网吧的清查力度。李某一行人来到青岛后首先到了高新区,想在高新区工地找点活儿干,由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行人便在上马找了家便宜的旅馆住下。3月28日晚,上马派出所对辖区旅馆开展拉网式清查,当清查至李某所在旅馆时,李某神色慌张,面对民警的提问,李某一会儿说忘带身份证,一会儿说身份证不知放哪去了。见李某比较可疑,民警便依法对其进行盘查核录,经查询,发现李某因诈骗罪被江苏警方上网追逃,遂依法将其拘留。李某万万没想到自己逃到了青岛还是逃不出警方的法网。(栾云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