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岛城专栏 > 和谐青岛

平度50名残疾人受益订单培养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   2012-03-14 11:01: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未出校门,先有婆家”

    大众网青岛3月14日讯   现年27岁的杨馥华是平度市城关街道人,2009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和同龄的年轻人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份体面工作,做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命运偏偏跟她开了不小的玩笑,因为肢体残疾,再加上不善交流,毕业后的她一直赋闲在家。

    “市里的助残就业项目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重拾信心,帮助我找到了心仪的工作。”3月8日,记者再一次见到杨馥华,是在青岛鑫光正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的多功能厅,她正和同事们一起筹备公司的“三八节”文艺汇演。阳光、自信、开朗的她,和刚毕业时判若两人,明显比以前健谈了许多。

    杨馥华所说的助残就业项目,指的是中国残联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该项目将残疾人的岗前培训与就业单位的用工需求紧密结合,由企业明确岗位人才需求,当地残联与企业联合向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免费的 IT、动漫、机械制图等技能培训,培养符合岗位特定需求的人才,学员结业后到该岗位就业。

    经过调查、筛选,2010年9月,计算机本科毕业的杨馥华参加了平度市残联组织的“订单式”岗前培训,经过2个月的培训,成绩优异的杨馥华直接到青岛鑫光正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上班,负责该单位的网站维护、材料收发、来访人员接待等工作,月工资2000多元,还有奖金和保险,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白领”。

    据平度市残联理事长孙显辉介绍,平度市自2007年启动“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先后与60家企业建立就业合作关系,举办了4期“订单式”培训班,培训残疾人61人,其中有50人像杨馥华一样在青岛三莹电子、裕信汽车配件、琴旭新型材料等公司实现了稳定就业,总就业率达82%,呈现出残疾人“未出校门,先有婆家”喜人就业景象。(杨发鹏  李培强  翟福亮)

刘亮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