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技艺的保存和发展,更是代代相传中,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记忆的传承。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青岛的精神脉络。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大众网策划推出 “走近青岛非遗,传承民族记忆”主题报道活动,活动将聚焦青岛市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项目的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与网友一起触摸青岛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其当下作用,并加以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8月28日讯(记者 刘丹 王熠)手持八角鼓,立于八仙桌前,边打边说边唱,以二胡、三弦、坠琴等乐器作伴奏,鼓词朗朗上口,曲调柔美婉转,表演者声情并茂、唱腔悠扬……这便是胶州八角鼓的表演场景。
据胶州八角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锡壁介绍,胶州八角鼓由清朝北京的“旗人八角鼓”演变而来,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又被称为“桌戏”或“鼓子”。八角鼓选用檀木、红木等硬木制作,鼓面蒙的是蟒皮,有弹、打、轮、搓、磕、撞、摇等八种打法,八角鼓的表演说唱结合、快慢交错,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对表演者嘴齿舌喉、喜怒哀乐、五音六律、字正腔圆的唱功要求特别高。
今年75岁的王锡璧老人与八角鼓结缘已有50年,是八角鼓的第六代传人。王锡璧认为,八角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传承和创新两项工作。
王锡壁弟子沈女士和学习八角鼓的小朋友一起登台演出
《双临门》是一部歌颂婚嫁新风尚的八角鼓戏,诙谐、幽默、富有教育意义
八角鼓戏《年三十》排练现场
传承:走访民间老艺人 挖掘传统段子及曲牌
据王锡璧介绍,清朝雍正年间,一位在北京做官的胶州人因故遭贬回乡,每逢佳节就组织亲朋好友,弹唱“旗人八角鼓”段子自娱自乐,八角鼓逐渐在士绅阶层传播流行开来,再后来,一位富家子弟家道败落,便唱着八角鼓赶堂会、庙会,或沿街卖艺,胶州八角鼓自此由深宅大院走进了寻常百姓间。
1920年前后,胶州八角鼓进入全盛时期,有500多个段子40多个曲牌,胶州城每天晚上都有多处同时演唱八角鼓的景象,经典曲目《拉磨》《渔翁乐》《母女顶嘴》等深受群众喜爱,当时胶州有“听着鼓子戏,就把营生撂”的说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胶州八角鼓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逐渐衰落,几近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胶县文化馆组织专人多次进行发掘整理。年轻时的王锡璧从部队转业回来,被分配进文化馆分管曲艺,1970年就开始着手收集整理关于八角鼓的资料。
他开始寻访民间老艺人,对他们的演唱也进行录音,收集、记录八角鼓的段子、曲牌。王锡璧介绍,胶州八角鼓是板腔与曲牌综合体,一个段子根据内容、情绪等的转换需要用到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的曲牌,曲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经过多年努力,王锡璧挖掘、整理出了24个曲牌和60多个传统段子,并参与整理出版了《胶州八角鼓》一书,让几近失传的八角鼓曲艺重放异彩。
加入了笛子、大提琴的八角鼓戏乐队,在创新中传承
排练现场
创新:不断注入新活力 八角鼓生命力在民间
胶州八角鼓由旗人八角鼓演变至今,不断自我革新,以满足观众所需。
最早走出深宫大院、走进民间街头的时候,八角鼓就在唱段上做出了改革。王锡璧介绍,20世纪初,胶南城关水寨街盲艺人孙瞎汉与塾师赵华南、商人王述堂经数年探讨,改革了八角鼓的唱段,改换了胶州八角鼓原来那些晦涩难懂的唱段和词汇,创作了《劝世词》《渔翁乐》《母女顶嘴》等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唱段,使八角鼓曲艺通俗化,获得了更好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八角鼓紧随时代脚步,创作出《军民鱼水情》《年三十》《双临门》《见面零》等反映移风易俗、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的唱段,“群众最喜欢故事性强的唱段,八角鼓戏需要创新。”
除了唱段的创新,八角鼓也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表演形式。起初,胶州八角鼓演唱形式均为坐唱,演出人数不定,有自弹自唱,也有一人用三弦伴奏,另一人手持八角鼓边唱边打边表演;后来随着演出水平不断提高,演员们逐渐摆脱桌子束缚,演员由一个人表演发展为几个人表演,由一个人独唱一个段子改为齐唱、伴唱、分角色唱。此外,乐器也增添了竹板、单钹、坠琴、二胡等;王锡璧介绍,八角鼓伴奏乐器的创新更体现在“加入了大提琴这样一个西洋乐器,用以弥补民乐乐器缺失的低音;更重要的是,加入了笛子做伴奏,这是其他曲艺没有的。”
古今融合、中西合璧,八角鼓百余年间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创新,王锡璧讲道:“创新能为八角鼓注入新活力,不断扩大民间基础,说到底,八角鼓的生命力在民间。”
现状:群众基础深厚 但难寻“能写会演”传承人
如今75岁的王锡璧早已退休,但依旧活跃在八角鼓传承的第一线。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胶州市文化馆内正在彩排八角鼓戏《年三十》《双临门》,王锡璧亲自到场组织排练;其中两位表演者拜师王锡璧学艺已有三四十年。
王锡璧说,自己退休后,依然致力于八角鼓的传承,八角鼓不能因为自己退休就荒废了。王锡璧不断收徒弟、教徒弟,徒弟再继续收徒弟、教徒弟,如此,学习八角鼓的人数可以呈几何层级增长,从整体来看,这几年胶州八角鼓的传承较顺利。
2016年,莱州路小学被正式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八角鼓)传承基地,40多名学生组成社团学习八角鼓,王锡璧的徒弟沈女士参与教学,也站在了教授八角鼓的第一线。据沈女士介绍,孩子们学的有劲,家长也支持,在胶州八角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对八角鼓的未来,王锡璧有隐隐的担忧。他认为,八角鼓传承的难点在传承人选,八角鼓需要集创作、编曲、演出于一体的传承人,目前创作和演出是分离的,懂音乐的人不一定懂曲艺艺术,今后如何保障八角鼓创作、创新的后备力量,是维持八角鼓生命力的一大难题。“需要发现好苗子,并加以培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