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二百年 宗家庄木版年画“刻出”幸福生活

2019-09-12 17:20:00 来源: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 作者: 王熠 黄煜婷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技艺的保存和发展,更是代代相传中,人们对生活方方面面记忆的传承。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植根在这里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这座城市人文记忆的载体,也如同一条条血管,串起了青岛的精神脉络。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保护成果,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化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大众网策划推出 “走近青岛非遗,传承民族记忆”主题报道活动,活动将聚焦青岛市内省级以上非遗项目,通过项目的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与网友一起触摸青岛绵延不断的精神脉络,提高新时代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其当下作用,并加以发扬光大,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9月12日讯记者 王熠 黄煜婷 实习生 江楠)每年的岁末年初,《喜庆有余》《喜上眉梢》《金玉满堂》等一幅幅被胖娃娃、大鱼、喜鹊、梅花等寓意吉祥的元素填满的年画,带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憧憬,走上了千家万户的墙壁;

孙爱芹展示印制好的木板年画

历经200多年岁月的年画底板

木板年画的底板是刻在质地坚硬的梨木上,这样能够保证长久不变形 

   一对对的大门上,每当换上新的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对家的安全感总是多了几分,两位门神背后守护的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曾几何时,一张张的年画,就这样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从手工作坊,走进了千家万户。

  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是木版年画在胶东的代表,自清朝从潍坊杨家埠传到平度后,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与“师父”不同的风格,深受民众喜爱,曾远销东北、日韩。2006年,宗家庄木版年画被山东省政府收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近日来到平度市宗家庄,探访宗家庄木版年画发源地,传承人宗成云年事已高,由于身体原因,这几年已不亲自刻版、印制,现在都是儿子宗卫亚、儿媳孙爱芹来承担这一工作。

  据宗卫亚介绍,宗家庄木版年画既和潍坊杨家埠年画一脉相承,但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尤以线条流畅、细致、有力为主要特点。此外,宗家庄年画色彩鲜艳、多样,多者可达八色,在形式上主要有四大系列:墙画、门画、窗画和神供画。

从清朝传下来的木板,反复的印刷浸透了颜料

孙爱芹在印制木板年画

宗卫亚展示木版雕刻技艺

  自清朝嘉庆年间传入宗家庄后,在宗家庄周围逐渐形成产业,一个村子最多四、五十户人家从事这个行业,中间虽然遭受战乱,但手艺一直传承下来。

  在记者要求下,宗卫亚在工作台前刻起来一块胖娃娃的版,边刻边向记者介绍:“从十几岁开始学习刻版,用来大概三年的时间,才能独立刻出好看的版;刻版要用到多种工具,最细的工具仅两毫米,要在刻的时候人刀合一,才保证线条流畅,不走偏;用来雕刻的底版用梨木最好,生长期慢,木质致密,不容易变形。”当问到刻版用的梨木的原料是否充足时,孙爱芹说,前几年屯了不少好梨木在家,够用一阵子了。说到这里,宗卫亚的眼神阑珊起来,“现在几周刻不了一块版,不当买卖来做了。”

  宗卫亚表示,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传统的木版年画已经没有了市场,一旦失去市场支持,整个传承也出现了问题。“木版年画的发展,基本完全依靠市场来支持,现在一方面,没有人愿意来学这个手艺了,大家都忙着挣钱;另一方面,请画师设计新的内容也要花钱。”

  在宗卫亚家中,记者看到了许多从清朝传承下来的老版,200多年的时间,让颜料深深地浸入到木版中,“这些老版依然在用,印制出来的图画依然精美无比,现在没人设计新的图案了,新版就很难再有这么精美的。”孙爱芹说。

  尽管这样,宗卫亚一家仍在用自己的努力,让宗家庄木板年画传承发展下去,宗卫亚每天也总会拿出一段时间来刻版,线条依然一丝不苟,追求着手艺上的极致;在内容上也不断追求创新。

  记者在宗卫亚家中看到一套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四条幅的画。“这是我们花钱请人设计的,然后我们刻版印制的。”孙爱芹说,这一百零八名好汉神态各异,表情生动,充满着艺术感染力。据孙爱芹介绍,将来如果有可能,像“金陵十二钗”的题材等等,也会去尝试创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