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小山村华丽转身“江北第一画家村”

2018-11-11 14:13:00 来源: 青岛大众网 作者: 潘超 刘杭 丁尊宝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东龙头城市等,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青岛大众网策划了《“回眸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分为“我眼中的40年”“10个村庄翻身记”“10家企业成长记”“40年10件大事记”四部分,以个人、村庄、企业、城市的不同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青岛故事。今天推出“回眸40年”之“10个村庄翻身记”|《偏僻小山村华丽转身“江北第一画家村”》。

大泥沟头村的村史纪念馆。

  40年,从白纸画图到别墅洋楼矗立,从荒郊野外到现代化小区,从卖粮卖菜维持生计的小村庄到文旅产业齐头并进的“江北第一画家村”……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凭借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开拓者精神,让村庄旧貌换新颜。如今,一个文化有特色、生态有魅力、产业有支撑、群众得实惠的中国油画名镇跃然而现。

大泥沟头村的诸多荣誉

  改革带来高效农业现代农业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数千年。从最初的满足温饱,到生活略有富余,再到如今的全民奔小康。在大泥沟头村的村史纪念馆里,记者看到了这座小山村翻天覆地的发展史。

  在如今的大泥沟头村,村民艰辛种田情景已成过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断完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大泥沟头村的生产方式逐渐迈向了现代化。

  “过去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地处丘陵的大泥沟头村就是一座贫困的小村庄。”大泥沟头村党支部书记张财金指着村史馆墙上的老照片说,多少年来,村民们一直延续着先辈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播种、收割,将多余的粮食作物卖掉,换点微薄收入。从1978年到1983年,大泥沟头村开始分田到户,改革开放让村民们吃上了麦子面。从那时起,生活有了“奔头”,村民的精神面貌开始焕发活力,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走上了幸福生活的转折点。

  如今,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技术先后在大泥沟头村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让村民感受到了变革的力量。省级农业高新区就坐落于此,全村流转土地2000亩,占耕地总量的95%,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先后引进了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园等十余个现代农业项目,为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

大泥沟头村的优美景色。

  村民变“市民” 幸福指数高

  对于大泥沟头村的村民来说,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并不依托醒目的口号标语存在,而是彰显于衣食住行这些点点滴滴最简单质朴的生活细节中。

  低矮的老旧屋、房前屋后的土路和臭水沟、路边疯涨的杂草和乱扔的垃圾……在1996年以前,大泥沟头村的村容村貌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接下来的村居改造,就成为了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到了2004年,大泥沟头村告别了土路和青瓦,乡间土路变成了宽敞大道,陆续矗立起的小洋楼取代了砖瓦房,勾勒出了一幅新农村的崭新画卷,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说到这里,张财金显得十分自豪。“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旧村改造,让我们的‘村民’变成‘市民’,告别平房住进新楼房。那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依山傍水的优质环境,设施齐全现代化配套……新社区让大泥沟头村村民生活更惬意。有山有水、空气清新、邻里和睦,大泥沟头村俨然成了一处城市的后花园,先后获得了青岛市十佳文明村庄、青岛市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山东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

泽丰生态园。

  青山绿水成就画家村

  青山绿水,是大泥沟头村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资本”。以青山为伴、绿水为邻,大泥沟头村凭借着怡人的景色,着力发展的文旅产业日渐成熟。

  从2003年绿泽画院入驻开始,大泥沟头村将由来已久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头衔加以扩充和延伸,把美术为主导的区域特色文化做出了并不局限于文化产业的繁荣。2006年2月,大泥沟头村更是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绿泽画院项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泥沟头村的油画产业依托龙头企业绿泽画院,形成集油画创作、教学、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达尼画家村”。

  凭借优质的资源,大泥沟头村又吸引了众多旅游项目的入驻。闲置的别墅变身“画·荷畔”精品民宿,打造了集轻奢度假、田园休闲、匠人文化、艺术创客、亲子教育、健康生活、中外民间交流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精品田园酒店。除此之外,还有集观光旅游、文化创意、园林景观展示于一体的泽丰文化生态观光园等项目纷纷落户。众多旅游项目的齐聚,催热了这里的乡村经济。村庄的现代服务业随之兴起,村民们纷纷从事起了与油画、旅游产业相关的服务行业,不仅提高了收入,对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热情也日趋高涨。

  如今,随着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创新、现代农业的活力注入,多产业并茂的产业链条让大泥沟头村化茧成蝶,让这个蜕变的村庄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大众网记者 潘超 刘杭 丁尊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