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结合“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04-21 15:1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青岛4月21日讯 高低起伏的丘陵是成片的柚子林;青瓦白墙上绘制着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年画;宽阔的沥青路将不少农户串联起来,然后又伸进了一片柚子林中;当地村民们见面打着招呼,脸上露着笑容……在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四好村”的星光村,这是很平常的一幕。

  据了解,德阳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村)试点与“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相结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镇村先行示范点建设。2018年力争完成示范乡镇和村规划编制10个以上。德阳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德阳市将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建立乡村振兴“十大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项重点改革”“十大行动”,加快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市。

  结合“四好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2018年1月23日,罗江首单30吨蜜柚发往俄罗斯,这也是罗江蜜柚首次走出国门。而这些蜜柚就是产自鄢家镇。目前,该镇种植蜜柚达到了上万亩。

  在鄢家镇星光村,以蜜柚为主的果林已经达到了2500亩,占全村近70%的面积。依托这片果林,星光村举办各种节日活动,比如柚花节、柚子节、诗歌朗诵节、稻田捉鱼等。

  2017年8月20日,罗江县岭上花开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在星光村正式挂牌成立,7家乡村旅游项目也同时正式开业,拉开了星光村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抱团发展的序幕。

  “我们不仅种了柚树、枇杷树,还开了‘农家乐’,一年收入10多万元。”星光村6组村民龙秀英一家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户,“现在日子好过了,心情也舒畅了!”

  据悉,目前星光村的旅游项目包括巧克力体验馆、农家书屋、汉文化体验馆、星光里咖啡馆、金慧私房菜等。每年吸引超过10万人次游客到星光村旅游。

  “2017年,星光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000余元。”星光村支部书记周华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是“四好村”的标准,也是星光村所追求的目标。今后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星光村建设的更加美丽,让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据悉,德阳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以“四个好”为目标,以成德之间7条主要交通干线为纽带,将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农村风貌、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建设、农村改革进行系统集成,全力推动“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完成了“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规划编制,制定了相关支撑政策和建设标准体系,今年将建成“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15个以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未来,德阳将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九大工程”,加快发展“三优两高”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到2020年,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农林牧渔服增加值达到255亿元以上。

  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一批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到2020年,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省级产业融合示范园、20个市级产业融合示范园。

  加快推进“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田园典范。到2020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200个以上,覆盖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全市普遍建成市级或县级“四好”,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全面完成以成都和德阳之间的7条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沿线乡村为重点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建设。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接待能力。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300个以上,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村10个,建成10个省级以上农业主题公园,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强县2个、乡村旅游A级景区15个。

  深化农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30年政策。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健全和完善农村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同时,以人才振兴为支撑,推动农村人才引培。打造出“一懂两爱”三农干部队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体制,培育“三农”服务工作队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