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办税服务 手机上的移动办税厅
来源:大众网 2015-05-13 17:37:00
大众网青岛5月13日讯 青岛开发区国税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传统纳税服务手段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让“互联网+”走进纳税服务,逐步构建起了多渠道、立体化的纳税服务新体系。纳税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体验到互联网加办税服务的新模式,就像身处一座移动的办税服务厅。
税收信息化助推办税厅功能转型升级
为强化纳税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青岛开发区国税局联合地税局共同打造了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自助办税厅,同时,依托现代通讯技术,开发运行了国税微信平台,在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办理涉税事项的同时,形成了以自助办税机、因特网、手机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化纳税服务网络,实现了税务登记网上预审、普通发票网上领用缴销、税收优惠网上备案审批等一系列功能。据统计,仅在2014年,该局就受理自助办税26万笔、网上办税24万户次,310家企业通过网络申请享受了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备案。
调查显示,目前纳税人利用网络办税的覆盖面达80%,使用互联网办税已经成为纳税人办税的首选。该局充分利用办税服务厅、新闻媒体、国税网站、纳税人培训等渠道,积极推广国税网站、手机税税通、微信平台等信息化办税平台应用,设置专门窗口,为通过网上预约办税的纳税人提供优先服务,引导纳税人使用信息化手段办理涉税业务。
移动办税让纳税人享受到“足不出户”的服务便利
青岛开发区国税局纳税服务处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移动办税的主要实现的功能,“通过互联网媒介,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专属的服务功能。”他介绍道。“在完善网上办税、电话申报咨询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向纳税人全面推广使用‘手机税税通’软件,并引入身份识别体系(RA/CA),拓展网上审批功能,实现了网上办税和手机办税功能的同步运行。目前,‘手机税税通’总注册用户达到3250户,成功注册2702户。”
微信叫号也成为该局移动办税的一大亮点, 4月1日微信排队叫号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实现了微信与办税厅排队叫号系统的整合。目前,“青岛开发区国税”微信平台拥有关注用户6000余人,通过微信实现叫号的企业达780户。据了解,纳税人使用该系统完成排队叫号后,只要按系统提示时间到办税厅就可以即时办理相关涉税事宜。此项功能的实现,在帮助纳税人节约大量时间成本的同时,有效均衡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安排,大大减轻了办税高峰期办税服务厅的拥堵状况。
“以前参加税务局培训,到现场才知道培训内容,现在关注微信,点开税收微课堂就能提前预习,有什么重点信息、注意事项一目了然,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某出口企业高兴地对记者说。原来,该局将微信平台作为税收宣传培训的主要载体,设置税收微课堂,把纳税人培训装进“口袋”,围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当前重点工作,加挂培训视频、培训课件及相关政策解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文解说税收政策、宣传政策导向,供纳税人随时下载学习。
“互联网+”让服务与纳税人如影随形
该局不断探索“互联网+”与执法公开的融合,让税企沟通变得更加畅通。整合网站、手机税税通、微信等网络资源,开通了执法过程公开查询功能,纳税人可以随时查询所涉及自身的涉税事项所处环节、办理时限、执法人员等相关信息,实现了执法过程的公开透明。另外,在微信平台设置了权力清单、服务监督等栏目,纳税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税收执法、服务等方面的规定,并对执法服务质量作出评价和投诉,有效保障了纳税人的知情权,让社会监督变得简单和无处不在。
记者了解到,该局还采取了各项举措保障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指定专门岗位受理纳税人网上备案、网上预约服务申请、涉税文书网上预申请等服务需求,及时处理纳税人网上领用发票申请。建立课堂培训与网络培训的有效互动,推出“订单式”培训模式,根据纳税人网上提报的培训需求,为相关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对网站、微信平台等收到的纳税人投诉举报,及时转有关部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相关纳税人,促进了服务质效的进一步提升。
据青岛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许文博介绍,下一步将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纳税服务资源共享,积极探索整合西海岸新区国税系统征管服务资源的有效途径,构建青岛西海岸新区纳税服务一体化格局。借助“互联网+”的春风,架起连接西海岸新区三家国税机关合作的桥梁,让新区纳税人享受到“如影随形”的一体化、标准化纳税服务。
责任编辑:潘文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