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造城际动车获市场通行证 系全国首张(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吴帅   2015-05-06 06:30:00

关键词: 通行证 运用特点 型号合格审定 城际铁路 城际轨道交通

   昨日,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6A型城际动车组,正式获得国家铁路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这是我国城际动车组首次通过型号合格审定,取得的首张市场“通行证”。它标志着我国有了首款真正意义上可批量生产、投入运营的城际动车组,南车四方股份也成为国内唯一获城际动车组设计、制造许可的企业。

   首个车型2012年已下线

   据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梁君海介绍,CRH6A型城际动车组是为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需求,适应城际铁路快速发展而研制的新型快捷轨道交通工具。南车四方股份以高速动车组先进的技术平台为基础,针对城际轨道交通的运用特点,通过全面创新,构建了我国首个Cinova城际动车组技术平台。时速200公里CRH6A型城际动车组是在该技术平台下的首个车型,也是我国首列城际动车组,于2012年下线。

   CRH6A型城际动车组被称为“都市圈里的快捷使者”,兼具高速动车组快速、城轨地铁频繁起停的技术优势。CRH6A采用大轴重转向架、大扭矩牵引系统、大开度侧门,具有速度快、载客量大、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的技术特点,可有效满足城际铁路 “高密度”、“公交化”快速出行的需求,特别适用于相邻城市间和都市圈内的通勤客流服务,将沿线城镇连成一片。

   据介绍,CRH6A型城际动车组最高能以时速200公里跨站持续运行,也可站站停运行。8辆编组的CRH6A最大载客量达1488人,约为现行同编组高速动车组载客量的2倍,运能相当于定员40人公路客车的37.2倍,速度则是公路客车的2至4倍。满载状态下,以3分钟为发车间隔,CRH6A的小时输送能力达3万人。人均百公里能耗则比现行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低了约44%。

   拿到市场“入场券”

   梁君海告诉记者,CRH6A型城际动车组从下线到取得型号许可,经历了科学严谨的研发、试验验证流程。2013年5月完成型式试验,当年8月开始在成灌线和成达线上历经空载、重载(模拟载客)、载客运行3个阶段,历时1年,于2014年8月完成了30万公里的运用考核,9月底,CRH6A还在大西线顺利完成了30‰坡道启动试验和救援试验,这是目前国内动车组完成的最大坡道试验,充分验证了其对复杂运营条件的适应性。今年年初,CRH6A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4月初向国家铁路局提交型号合格申请。国家铁路局按照《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实施细则》审定CRH6A完全符合型号许可要求,昨天正式颁发了行政许可。“获得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相当于拿到了进入国铁市场的 ‘入场券’,CRH6A型城际动车组可以批量生产、正式投入运营了。”梁君海表示。

   已研制成3种速度等级

   据了解,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目前在Cinova技术平台下,已研制形成了时速200公里、160公里、140公里3种速度等级,适应15公里以上、5至15公里、5公里以下3种不同站间距,不同编组形式,旅客界面可个性化定制的CRH6型城际动车组系列化产品。目前,时速160公里CRH6F型城际动车组已运用考核15万公里,时速140公里双供电制式城际动车组也已下线。

   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方式正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材料显示,2004年以来,国家已批复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武汉、中原、山东半岛、江苏沿江、呼包鄂、浙江都市圈、皖江、关中、宁夏等多个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0年规划总里程达6222公里。目前已建成广珠、成灌、郑焦、郑开等800多公里城际线路。同时,国家还规划了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21个城市群,覆盖全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未来城际铁路客运需求强劲。 (记者 吴帅 通讯员 窦新)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