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述”赋能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0-10-01 10:19:20 来源: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作者: 张文龙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张文龙 通讯员 潘月民 青岛报道

  自开展“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活动以来,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将“三述”作为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工作的强有力抓手,通过召开赴深圳体悟实训报告会、赴上海南京学习考察汇报会,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纵向全面贯通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以“三述”成果夯实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础。

  以“三述”促作风转变,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

  转变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标准。通过召开赴深圳体悟实训报告会、赴上海南京学习考察汇报会,赴深圳举办市场化法治化专题培训班,赴成都举办法治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精神状态。转变传统思维,提升融合效率。以系统促整体融合,树立司法行政系统“一家亲”“一家人”的理念,将司法行政系统人员由司法行政干警拓展至全体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打造最广泛的司法行政系统的概念。以关爱促心理融合,落实从优待警政策,解决了符合条件的三级警监警衔人民警察享受二类保健待遇问题,增强了广大干警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转变决策方式,提升工作质量。年初我们召开“年度重点工作答辩会”,特邀11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评委和提问人,分管局长带领处长逐一登台主述2020年重点工作,现场解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问,将实战答辩与开门讷谏、完善决策有机结合起来,使年度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贴近社会需要。

  转变学习意识,结合青年干部成长特点,以“局机关青年干部学习群”为载体,建立青年干部每日推荐分享制度;当日推荐分享人将优秀法学理论文章、经典法治实践案例及个人的学习体会分享到微信群,同时提醒次日推荐分享人;68名青年干部、实训青年律师每天早上“轮值分享”,让流动的班车上、徒步的行程中、业余的休息时等碎片化时间成为了学习的课堂。

  转变角色定位,提升服务水平。我们把“三述”与干部培养有机结合,建立机关干部到律师事务所实训制度,选派47名机关青年干部到律师事务所开展为期6个月的实训,深入服务对象,了解所需所盼,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在实践中述。

  以“三述”促流程再造,助力高效青岛、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提质升级

  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纵向全面贯通。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41个试点镇街累计完成268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677件重大项目合同协议、88件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各试点镇街司法所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2000余份,提出意见建议600余条。2020年8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将试点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拓展为全面推进镇街法治政府建设。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逐步实现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均衡供给,全市138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年均接待群众10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服务事项5万余件。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市50%的司法所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打造20个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00个规范化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

  建立倒逼机制,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工作全面扩容。选聘13家惠企律师事务所,优选140名骨干律师组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从政策咨询、政策实施、政策参与、权益保障四个维度统筹提供惠企服务。机制建立以来,梳理各级各部门惠企政策9000余项,通过“政策通”平台予以发布;组织惠企团队对接走访70余家行业商会协会及所属成员企业2000余家,主动送法送政策上门;为某汽车公司赢得2000万元产业配套资金,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针对某区降低奖励资金标准且未发放到位问题,为符合发放条件的228家企业按原标准争取奖励资金456万元。疫情期间,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向广大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权益维护保障、政策实施监督、贸易纠纷防范等方面的贴身法律政策服务。市律师协会组织专业力量,编撰企业生产经营法律手册、劳动关系处理法律指引。青岛、湖北两地律师事务所成立跨区域法律服务志愿团,组建公益微信群,为湖北在青岛以及青岛在湖北的人员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市公证机构在全国率先发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公证公益行动,全国135家公证处加入此次行动。

  整合资源要素,推动依法行政业务能级全面提升。优化政府立法工作流程,实行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建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选取77家单位作为基层联系点,通过征求意见、实地调研等方式,打通政府立法联系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修订《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行重大行政决策计划管理;成立全国首个决策法律审查处,专门负责合法性审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移动执法APP试点工作,优化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完成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上平台搭建并投入运行;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并落实年度行政执法监督计划,开展教育医疗、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执法监督检查,全省行政执法监督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建立完善行政复议应诉管理系统,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全程网上运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提前报告和月度通报制度,在保证出庭应诉率100%的基础上,注重提高主要负责人出庭比例,做到“告官能见官、出庭又出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山东青岛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央视《新闻联播》予以报道。推动成立青岛市破产管理人协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进一步提升青岛市破产管理人队伍的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提高企业破产清算、重整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水平,开启青岛市破产管理人行业队伍管理、业务建设的新篇章。

  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机制全面规范。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律师协会等35个单位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机制,按照依法公正、调解自愿、高效便民的原则开展调解工作。完善调解方式、健全调解平台,建立了合作单位自行调解、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和诉中邀请调解等多种方式,委派调解和委托调解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全市已建调委会6730家,发展调解员24710人,2020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5511次,调处矛盾纠纷13464件;指导设立驻信 访部门、法院、仲裁、公安派出所等联动调解组织155个,基本形成多调联动工作格局。

  深化区域合作,推动胶东五市法治一体化全面起势。组织召开胶东五市法治一体化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签署胶东五市法治一体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胶东五市律师协会战略合作协议,审议通过了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立法协作机制意见、公共法律服务合作机制意见等文件,为推进胶东五市法治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提供了保障。六是坚持制度规范,推动模范机关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以“三述”促效能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深化系统思维,创建“三述”党建品牌。我们把系统思维、品牌思想融入到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中,把通过“三述”平台抓党建、促业务工作中形成的亮点、经验、特色、成果等进行总结提炼,打造“三述”党建品牌,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深化协同思维,构建五大工作体系。我们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各项资源,积极构建以统筹依法治市为主线,党统一领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法治建设一体化工作体系;以示范创建为主线,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等部门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化工作体系。

  深化超前思维,谋划五年工作方向。四是深化平台思维,服务更高水平开放。制订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实施意见、法律服务行业领军人才管理办法、优秀青年法律服务人才管理办法等,成立“一带一路”律师服务团,新设律师事务所34家,入选全国千名涉外法律人才库律师30名,打造涉外法律人才新高地。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全省首家内地与香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泰华商恒(青岛)律师事务所,设立全省首家合规民非机构青岛中世合规研究院,在上合示范区“法智谷”设立蓝海法律查明与国际商事调解办公室,新设立合作制公证处黄海公证处进驻上合示范区。

  深化法治思维,优化高效营商环境。针对新官不理旧账问题,集中开展党政群机关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推动91家失信政府部门全部履约或达成协议,排查出的408个问题,处置率达97.8%,偿还民营中小企业欠款30.36亿元,清偿率100%。重新组建642人的市级法律援助律师团,成员数量同比增长44.3%。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市通办”机制,实现群众申请援助“就近可办、一次办好”。强化重点人群法律援助,积极受理涉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涉退役军人事务来访咨询。2020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169件,“12348”热线累计接听解答咨询41989人次,网络在线回复办理1020余人次。

  深化底线思维,筑牢社会稳定基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在线提供涉疫防控、复工复产法律咨询等服务6512件,村(社区)法律顾问线上线下共开展法律服务10214件。全面推广“智慧调解”应用系统,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受理调处及时、数据采录详实、转办交办顺畅、化解成效显著,切实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全科”在线平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