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驻村留下脱贫“源头活水”的第一书记王继华

2019-09-17 18:2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滕晓阳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9月13日讯记者 滕晓阳)9月11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莱西市马连庄镇下洼子村,采访了驻村的第一书记王继华,了解他驻村两年的工作情况。

  2017年9月,王继华由青岛仲裁委被选派到莱西市马连庄镇下洼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据王继华介绍,下洼子村地处青岛市最北端,与烟台的招远、莱阳搭界。村民主要靠种植少量的果树和农作物为生,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为市级经济薄弱村。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生活、发展环境

  上任以后,王继华首先在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他四处筹募帮扶资金、整卫生、硬道路、修河道、筑桥梁,从基础设施上改善村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据了解,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王继华引进投资近50余万元,募捐了价值50余万元的办公活动物品,改造了村委办公、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建成1000余平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和村党群服务站,让村里的大爷大妈也跟城里的同龄人一样在晚上跳起了“广场舞”;为解决村民健康饮用水问题,引进投资25万元建成了“爱心水站”净化水生产线项目;积极探索发展传统农贸集市经济与现代数字网络平台的电微商结合模式,引进了海尔的“日日顺”乐农服务项目,建成村级现代服务中心,便利本村及周边村庄村民的生产生活……

  精准扶贫力争“因户制宜”见成效

  记者在下洼子村采访时正赶上村里五天一次的大集,集市上有一家“爱心面食店”客人熙熙攘攘,生意特别繁忙。面食店的老板张爱云正在出售自己刚刚加工出的面食,“多亏王书记帮我开了这么一个店。赶上一个集,也能收入七、八百元,我们一家子的生活费用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据了解,张爱云一家四口人,丈夫徐德武因伤残、脑梗死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女儿患肾炎,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男孩正在上初中;张爱云自己患有东北大骨节病,天天要吃止痛片缓解病痛,是二级伤残。这个家庭,主要靠张爱云上山下地干农活来支撑,生活举步维艰,是村里特殊的困难户。王继华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就帮助想办法,寻找脱贫解困好途径。当得知张爱云有一手做传统面食的好手艺后,王继华积极争取青岛仲裁委的支持,投资两万多元,帮助张爱云建起了这个“爱心面食店”。开业2个多月来,“爱心面食店”的生意一直不错,赶上大集面食更是供不应求,张爱云家也有了一份比较稳定可靠的收入。像张爱云这样的情况只是王继华众多帮扶事例中的一个。曾有一村民患重病需住院治疗,但高昂的手术费用、微薄的收入让这个家庭一下陷入了困境。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王继华第一时间联系市慈善总工会为他们申请扶贫款,该家庭的难题也得以缓解……

  采访当天,来自青岛海慈医疗集团的医务人员正在下洼子村为村民免费进行身体检查,这是王继华为服务“三秋”生产为村里联系的义诊活动。一上午时间,10多名脑血管、心脏病等方面专家为500多名村民进行了义诊,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村里有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王淑元,因年纪大、腿脚不是很方便,王继华就带领3名医生上门为她义诊。义诊结束,王淑元老人很受感动,激动地紧紧握着王继华的手不愿松开。王继华也十分开心:“不只是今天,今后我们也将争取能定期义诊,为增强村民的健康水平出一份力。”

 

  挖掘地方特色,寻找致富“源头活水”

  在深入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王继华带领支部一班人一致认为,要想走上致富路,必须要挖掘地域特色,发挥村庄优势。

  下洼子村盛产秋月梨、水蜜桃等特色水果,王继华就在做好水果产业上下起了功夫。他联系农担公司为庄园经济发展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借力市农委科技服务队定期举办“农民大讲堂”,邀请农业种植方面的专业人士为村民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解决村庄农业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王继华主动牵头,积极与莱西市邮储银行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打造“信用村”。

  王继华发现,下洼子村其实有很多特色资源一直没有被挖掘出来,比如下洼子村是一个有红色传统历史的村落,村里有被誉为胶东第一家“新华书店”遗址,有“胶东延安”的美誉。如何把这些红色资源挖掘出来,让红色文化带动下洼子村的发展,一直是王继华考虑的问题。为此,他积极向马连镇政府建言献策,推动发展红色教育基地产业,力求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景点)和绿色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产业相结合的“红色旅游,绿色发展”生态旅游链,打造特色乡村。

 

  回顾过去的两年,王继华有许多感慨:“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要强基础、找项目、扶产业,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转变观念,进行思想观念帮扶。两年的工作,希望不仅仅是改善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希望能帮助他们开拓思路、开阔视野,为实现村子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注入活力,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