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5月15日讯(记者 袁睿 黄煜婷)5月11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五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评选结果,青岛市荣获三个奖项:市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青岛贝壳博物馆《小贝壳大世界》陈列展览获“精品奖”,是青岛市首获此奖的非国有博物馆;市博物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获“优秀奖”。这是青岛市博物馆城建设继今年荣获第四届省文化创新奖之后的又一成果。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还我青岛》陈列展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提出了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城市建设目标,综合利用建筑、海洋、工业遗产、传统技艺、民俗(非遗)、艺术等方面资源辟建博物馆,初步形成了历史建筑博物馆群、乡村记忆博物馆群、名人故居博物馆群、工业遗产博物馆群等十大博物馆群,一批体现行业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市博物馆:《从清爱堂走来—刘墉和他的书法艺术展》
截止到2019年底,青岛市实现了博物馆数量100家新突破,实现了每9.5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位居全国计划单列市前列。近三年来,全市博物馆举办展览活动1000余项,参观总人数近2000万人次。
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小贝壳大世界”
为全面打造“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青岛市持续打出推动博物馆城建设发展的“组合拳”。今年,市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已启动,力争今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市文化新地标,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力度的实施意见》,综合利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式促进博物馆规范健康发展。在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岛市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方式,市博物馆、市迎宾馆、胶州市博物馆等文博场馆举行了微展览、微课堂等线上展览活动,搭建了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云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随着青岛市博物馆城建设的良好发展,到博物馆参观正成为文化旅游新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更多中外来客感受青岛这座“可深情触摸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