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网红”了一个打卡地!来观象山上的小石屋偶遇吧

2020-05-28 16:49: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听说了吗

  这两天

  咱市南又有个地方“网红”了

  观象山上神秘的小石屋

  怎么回事呢

  小石屋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事情是这样滴

  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

  全部成功登顶珠峰!

  作为地球之巅

  人类对珠峰的认识

  是从测量其高度开始的

  数千里之隔

  珠峰竟和咱们市南有着

  密切的关联

  是这样的

  ↓↓↓

  在青岛市市南区的观象山上

  有一座由花岗岩砌成的神秘石屋

  这里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现如今的珠峰高程测量就从这里起算

  神秘小石屋就是它了

  ↓↓↓

  水准原点为什么不是“零”?

  为何选在青岛观象山?

  能够成为唯一的测量标志?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

  先来看看这两段视频吧!

  

  更加详细的知识点来啦

  ↓↓↓

  1山高万仞,源自何处?

  青岛观象山,是中国大地山川身高测量的起点,也是珠峰的起测点。

  观象山上的石屋,面积不大,却是中国永久性水准原点,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石屋里面的旱井下镶嵌有一个价值不菲的拳头大小、浑圆的玛瑙,点位有18厘米长,这里,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何为水准原点?就是水准测量传递海拔高程的基准点,通俗地讲,就是山川的海拔高度从这里开始算。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张志华给记者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小朋友量身高需要一面墙,上面有刻画的横线,最初设定的那个横线比如50厘米,就是以后身高的起算点,成为一个测量标志,也就是水准原点。

  这个水准原点是怎么来的?

  早在1952年,国家测绘部门就专门对沿海一些验潮站高程基准点进行调查,筹建一个国家水准原点,而建于1898年的青岛验潮站,因为多年来的潮汐观测数据和经1950年改造后增设自动验潮仪,在众多海域中胜出。

  石屋中标记的水准原点是海拔72.26米,也就说,从这里起算的海拔总数需要减掉72.26米,才能得出实际海拔高度。

  那么,水准原点为何不从零开始算呢?

  张志华院长解释说,国家规定以黄海海平面作为高度起算标准,也就是说零是从黄海海平面取的。

  “咱们住在海边的都知道,海水有潮起潮落,青岛有典型的半日潮,每天、每个月都不一样,有时还有天文大潮和低潮,一直在变化,所以需要验潮。专业人员到海边,根据每天的潮汐情况做连续的记录,算出一天的平均,一个月的平均,一年的平均,至少要达到一个潮汐周期,大约是19年,满足了这些条件变化,才能找到一个很稳定的平均海水面,也就是零”。

  如此不稳定的“零”是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为起算点的,需要找到一个陆地稳定点,于是观象山进入了科学家的视线。

  观象台有成熟的天文、地磁、地震检测技术和数据,观象山有稳定的花岗岩基岩,可谓天时加地利,所以,195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定位于观象山,由1个原点2个附点3个参考点构成水准原点网。

  1957年,确定了黄海高程系,采用的是青岛大港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检测数据,高度为72.289米。

  由于当时验潮时间长度不够一个潮汐周期,1987年重新使用了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资料,确定了1985国家高程基准72.26米,从那时开始全国使用至今。

  作为所有测量高程成果的初始起算点,珠峰远在数千公里之外,要想获得精确数字,测绘人员必须徒步行走、分段测量,每隔几十米设一个站,反复观测,累计步行超过了1.2万公里,才能将高程传递到目的地,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2选在观象山有这些理由

  水准原点为何选在观象山?在张志华看来,主要有四个原因:

  1、首先是地质结构,有专家曾经说过,青岛尤其是老城区坐落在一整块花岗岩上,而且中间没有断裂带,地质结构非常稳定,没有地震和自然灾害。

  中国沿海从鸭绿江口一直到广西云南一带整个海岸线,青岛也是不太多的几个非常稳定的地区之一,所以把水准原点放在青岛更有价值。

  2、青岛地处中纬度地区,位于从南到北大致居中的位置,把这个点放在青岛,更便于海拔高程传递到全国去。

  3、青岛是最早开展现代科学研究的城市之一,中国最早的现代气象观测在青岛,最早参加国际测量活动的万国经度测量就在观象山上。

  国内原来有个说法,百分之七十的海洋科学家在青岛,包含潮汐、气象、天文等科学家以及大量的科学活动都在青岛,加上观象山很稳定、安静,便于保存,离海边又不远。

  4、青岛海域具有典型的半日潮汐,验潮站所在的胶州湾海面稳定,便于验潮也是一个原因。

  因此,国家的水准原点选在了观象山。

  3青岛观象台开创性的科学研究,促成观象山成为水准原点

  观象山能够成为水准原点,除了因为青岛海面平静、观象山为整块花岗岩外,还因为青岛验潮站有百年验潮的数据,观象台较早开启天文、气象、海洋等科学研究,且卧虎藏龙,闻名中外的科学家蒋丙然、高平子等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月球上有一座高平子环形山

  这还得从1898年说起。德国侵占青岛时,由于一次暴风雨的侵袭,发生海难事故,这让他们意识到气象预报的重要性,于是在1898年3月,气象天测所在馆陶路1号成立,这时的观象台身影尚不清晰,在历史的进程中时隐时现。

  1905年,气象天测所移至水道山,老百姓之前口中的小石头山,之后因为有了贮水池而改名。

  1910年,在天文学博士梅尔曼主持下兴建大楼,1911年1月1日,德国天文学会将其命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水道山也改名为观象山。

  随着1912年1月9日新观象台的落成,“一座城市的天文视野就此展开”。

  1914年11月,日德战争后,日本将观象台更名为青岛测候所,即便1922年青岛主权回收,日方仍然拒绝撤出,其侵略者的嘴脸暴露无遗。

  直到1924年2月,观象台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手中,而科学家们的加入,也使得青岛观象台成为当时天文学界一颗亮丽的星星,绽放耀眼光芒。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台长孙立南是二代观象台台长,父亲孙寿甡20岁时就在观象台工作,从小耳濡目染,1986年她跟着父亲观测哈雷彗星,种下了一颗喜欢天文的种子。父亲退休以后,调入观象台工作至今。

  提起观象台的前辈,她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派出当时中央研究院的蒋丙然和高平子两位先生来接管青岛观象台,蒋丙然是气象学的博士,高平子是天文学的专家,但日本人拒不交还。直到1924年2月15日,日本人才把青岛观象台交出来。然而,里面的很多资料、设备、仪器都被日本人带走了。接收以后,成立了两个科室,一个是气象地震科,一个是天文磁力科,气象地震科科长由台长蒋丙然先生兼任,高平子任天文磁力科科长。”

  胶澳商埠观象台台长蒋丙然,与天文学家高平子一起,展开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工作:高平子先生首先进行了我国太阳黑子观测,然后开创了时间服务系统。

  他率队参加了国际上的万国经度测量,开了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一个先河;1924年10月,蒋丙然先生创建了中国气象学会,并在1928年跟宋春舫发起成立了海洋研究,建成了亚洲第一座水族馆。

  “在这之前,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都是比较落后的,像我们楼上那台望远镜就是1932年由蒋丙然先生从法国引进的,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第一台望远镜。”高平子先生因为曾经做出突出贡献,在1982年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在月球正面给他命名了一座环形山,叫高平子环形山。

  观象山公园

  1932年,观象山公园在观象二路15号正式建成。观象山海拔79米,山势和缓,顶部平坦,花木葱宠,环境非常幽美,曾被认为是青岛观赏夜景最好的地方,站在观象山上极目远望,整个胶州湾内外全景尽收眼底,当年诗人王亚平登临观象山,留下了一首诗《青岛的夜》,诗中写道:“美呀,美呀!青岛的夜!朦胧的星,朦胧的月。朦胧的灯火,照着朦胧的山色。”

  市南又多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小石屋

  大作为

  厉害 厉害 厉害

  有内涵

  有颜值

  爱了 爱了 爱了

  长知识

  意义深

  偶遇 偶遇 偶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