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堆肥 养地护农”市农机(农技)中心积极开展耕地改良试验示范

2021-01-26 14:42:03 来源:  作者: 陈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璐 青岛报道

  1月20日,大寒,即墨区移风店镇前古城村村民李昌辉家的日光大棚内却温暖如春,青岛市农机(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正与老李热烈讨论着使用生物堆肥改良土壤的效果。

  去年12月份李昌辉新建成一个3亩多的日光大棚,计划种植反季节黄瓜赶在春节前上市,卖个好价钱。此时恰逢中心联合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当地青岛恒源顺生态农业合作社合作开展蔬菜地退化土壤改良培肥试验,在合作社负责人朱典玉社长的推荐下,试验地选择了社员李昌辉新建的大棚。

  在李昌辉的半信半疑中,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大棚内一半地块使用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堆制的生物堆肥,一半按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作为对照,以检验堆肥改良土壤效果和对作物生产的影响。12月20日翻地施肥,1月3日定植,定植后即遇到寒潮超低温,气温最低的时候达到摄氏零下18度。期间李昌辉夜不能寐,每天都坚持半夜起来检查大棚保温情况。1月17日,定植后的第14天,李昌辉怀着忐忑的心情揭开大棚内的小拱棚观察黄瓜苗生长情况,发现使用堆肥的黄瓜苗长势良好,安全越过低温寒潮,未使用的长势弱,还死了1100棵。

  “我种了多年的蔬菜,这次真服了科学种地了。” 李昌辉真诚地说,随后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使用生物堆肥和习惯施肥的投入成本差不多,每棵瓜苗0.85元,不算补苗人工费损失就近千元,补栽苗与先前的苗生长不一致,后期管理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更可惜的是补栽苗下瓜晚,错过春节销售黄金期所造成的损失更大。

  朱典玉社长接茬说道:“我们这里种菜卖菜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部分菜农都是靠经验种地,施肥上凭感觉、看广告。这几年,菜地明显没劲了,产量和品质提不上来,收入也受影响。我也是种菜的老把式,商品有机肥、传统堆沤农家肥我们都经常使用,但生物堆肥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次的试验效果非常好,实实在在摆在这,肥料价格也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今后我要推荐合作社成员都来使用生物堆肥。”

  中心农技人员给大家讲解说:老蔬菜种植区,由于连续高强度、高密度种植和不合理肥水管理,造成了土壤退化、地力下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需要加大优质有机肥的投入改良培肥土壤。生物堆肥集造技术简单,价格便宜,有机质和有益菌含量丰富,足量连年使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抑制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提高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综合生产能力,既可增加作物产量又能提升农产品口感风味。中心试验示范的生物堆肥,与农民堆沤的传统有机肥比,原料选择严格配比科学、发酵腐熟充分,质量检测严格,保证了肥料效果和使用安全。

  2020年市农机(农技)中心在全市布置了多点农田增施有机肥试验示范,在大沽河沿岸蔬菜种植区实施的酸化和次生盐渍化退化土壤改良试验效果尤为明显。

  土壤培肥改良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市农机(农技)中心将继续扩大相关试验区域,持续跟踪试验效果,为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